李菊芳

作品数:11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常州市西夏墅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中生物高中生物教学生物课堂生物科学史教学问题设计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教学参考》《文理导航》《高考》《中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高考》2022年第22期67-69,共3页李菊芳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重要性十分突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无法帮助学生正确挖掘出生物科学史的价值,最终将影响到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关键词:高中生物 科学史 探究能力 
以探究为核心,构建高效生物课堂被引量:1
《高考》2021年第7期59-60,共2页李菊芳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生物教学迎来全面改革,相比以往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其能力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动力。基于这一目标,就要将探究性学习模式引入高中生物课堂,让学生在问题情境、课堂探...
关键词:高中生物 探究性学习 课堂 
支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文理导航》2019年第26期61-61,63,共2页李菊芳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主导,在生物课堂上扮演着授知者的角色,习惯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能力上无法获得突破。针对这一问题就要积极改善,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 支架 策略 
例谈基于生物科学史与模型 建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被引量:1
《中学生物学》2019年第7期32-34,共3页李菊芳 朱俊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了如何通过基于生物科学史和借助模型与建模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并且小结了运用科学史和建模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大致流程,以期待将科学探究素养的培育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 模型建构 科学探究素养 
运用生物科学史,落实科学探究素养发展被引量:1
《中学课程资源》2018年第10期53-54,共2页李菊芳 
生物科学史是一门生物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其贯穿于生物教学的始终,重在研究生物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对此,教师要加强重视,深入教材,反复钻研,将教学内容与生物史有机结合,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其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探...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物科学史 科学素养 
运用实验教学,提升生物科学素养
《中学生物教学》2017年第10X期38-38,共1页李菊芳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它不仅能促进学生探究,培养其创新探究能力,还能提升其科学素养,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1运用教材实验,培养求实精神在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师生...
关键词:科学素养 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 引导学生 
问题教学,让思维灵动起来——浅谈高中生物教学问题设计被引量:5
《文理导航》2017年第23期87-87,共1页李菊芳 
问题设计是我们老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课堂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设计,学生成为课堂的提问者、探究者,让高中生物课堂更加高效。
关键词:高中生物 问题设计 
实验教学:高中生物教学的瓶颈
《中学生物教学》2016年第2X期34-34,共1页李菊芳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在开展实验教学后,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也养成了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但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高中教师 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实验操作技能 思考能力 专业知识 生物学科 三门峡水电站 
小议生物课堂教学导课与结课的技巧
《中学教学参考》2015年第11期117-117,共1页李菊芳 
导课和结课分别是课堂教学的头和尾,我们只有做到"虎头豹尾",才能有效发挥这两个环节的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活动目标服务。针对此简单阐述了生物课堂上一些常见的导课和结课的方法技巧。
关键词:结课 导课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导学案的编制被引量:1
《文理导航》2015年第5期77-77,共1页李菊芳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以导学案的设计为途径开展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当前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在大量的实践中,导学案教学模式也逐渐彰显了很多的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实例简单谈了导学案的基本框...
关键词:生物课堂 导学案 学生自主学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