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瑾

作品数:15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特教聋教育教育专家特殊教育家庭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档案与建设》《职业技术教育》《现代特殊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国时期家庭教育现代化变革的外部社会合力探析
《档案与建设》2023年第12期101-103,共3页季瑾 尹彦彬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殊教育通史”(项目编号:21&ZD221);江苏省高校哲社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地区特殊教育活动历史研究(1949—2000)——基于活动史的视角”(项目编号:2020SJA0632)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启动,民国时期的家庭教育也在经历着现代化变革。其中来自家庭教育外部的社会合力,深刻影响着其现代化进程。文章通过解读档案文献,论述学校、政府和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推动民国家庭教育实现现代化变革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家庭教育 教育现代化 民国教育 
特教史史料收集整理的问题意识与档案策略
《现代特殊教育》2022年第12期70-72,共3页季瑾 梁思绮 
翔实的史料是呈现历史图景、分析历史问题并得出研究结论的基本依据。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概括总结过史学撰写的基本功为“文史哲”,这其中的“史”,即是如此。史料作为史学研究的基础性支撑,重要性不言而喻。近两年来,中国特殊教育...
关键词:特殊教育 章开沅 档案 概括总结 文史哲 特教 收集整理 历史图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成人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回顾、分析与展望被引量:5
《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28期47-52,共6页季瑾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中国近代以来特殊教育课程的历史嬗变与沿革”(Bb/2015/01/085),主持人:季瑾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成人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缓慢建设、停滞不前、拨乱反正与重建、改革与初步发展、正式成立与快速发展五个阶段。回顾这段学科建设的历史,可以看出成人教育学学科的逻辑起点得以准确定位、多元化学科基础得以...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 成人教育学 学科建设 学科发展 
“互联网+”学习情境下博物馆协同终身教育的路径初探被引量:1
《现代职业教育》2018年第28期20-21,共2页季瑾 
2016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江苏省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与社会教育职能的转型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SJB880047)的研究成果
在“互联网+”的学习情境下,现代化信息技术所引发的终身学习资源的日益丰富、终身教育主体的日益多元、终身学习方式的日益自主,都给现代博物馆发挥协同推进终身教育发展的功能带来了挑战。现代博物馆必须展开适应“互联网+”终身学...
关键词:“互联网+” 学习情境 博物馆 终身教育 功能 
为视障教育服务 为盲教师训奉献——记全国著名盲教育专家曹正礼先生被引量:1
《现代特殊教育》2017年第19期77-78,共2页高理敬 季瑾 马建强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中国近代以来特殊教育课程的历史嬗变与沿革"的成果;课题号:B-b/2015/01/085
曹正礼1941年出生于山东青岛的一个潘姓贫苦农民家庭。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山东受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影响,许多农村荒无人烟、民不聊生,不少家庭陷入卖儿卖女的极端贫困境地。为了活命,一位双目失明的算命先生说服了一...
关键词:教育服务 教育专家 视障 教师 农民家庭 抗日战争 困难时期 战争影响 
让聋者能听 使哑者能言——记香港知名聋教育专家鲍瑞美
《现代特殊教育》2017年第15期65-67,共3页马建强 孙家文 季瑾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中国近代以来特殊教育课程的历史嬗变与沿革"的成果;课题号:B-b/2015/01/085
一、一生奉献特殊教育,成为世界华人聋教育杰出代表 鲍瑞美祖籍广东中山,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当时只有一岁的鲍瑞美被迫随父母从日本撤回中国,先后颠沛流离避难于广州、澳门、中山。鲍瑞美的母亲不幸英年早逝...
关键词:教育专家 香港 全面侵华战争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1954年 特殊教育 高中毕业 
把每一分钟都献给特教事业——记全国劳模、原广州聋校校长何静贤
《现代特殊教育》2017年第13期78-80,共3页孙家文 季瑾 马建强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中国近代以来特殊教育课程的历史嬗变与沿革"的成果;课题号:B-b/2015/01/085
一、老校长的人格力量和聋童们的成长渴望,使她坚定服务特教的信心 1940年,何静贤出生于广州,祖籍广东南海,父辈移民到广州,最初做码头搬运工,后来跑船运。因为家境比较清苦,何静贤初中毕业就报考了免收学费的广州市第二师范学...
关键词:广州市 全国劳模 特教 校长 事业 聋校 初中毕业 1940年 
给失明者带来光明 为视障者创造福祉——记香港著名视障教育家、太平绅士陈梁悦明女士
《现代特殊教育》2017年第11期32-34,共3页孙家文 季瑾 马建强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中国近代以来特殊教育课程的历史嬗变与沿革"的成果;课题号:B-b/2015/01/185
1946年农历九月,陈梁悦明出生在香港九龙深水±步汝州街的一个梁姓普通家庭里。前一年“二战”结束,梁家人给她起名为“悦明”,意为喜逢光明。她没辜负家人的良好期望,一生向往光明,成了盲人的“光明使者”。
关键词:视障者 香港 陈梁 教育家 失明 女士 绅士 普通家庭 
奉献于无声世界 跋涉为融合教育——记我国聋教育专家、融合教育探索者叶立言先生
《现代特殊教育》2017年第9期20-21,共2页季瑾 孙家文 马建强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中国近代以来特殊教育课程的历史嬗变与沿革"的成果;课题号:B-b/2015/01/085
一、品学兼优,与特教结缘 叶立言先生上小学校时,成绩优异,门门功课一百分,深受老师喜欢和同学敬佩。每年五一节、国庆节,他都被选送去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检阅。1954年7月小学毕业,他以优异成绩被北京四中录...
关键词:融合教育 教育专家 立言 探索者 世界 天安门广场 国家领导人 1954年 
锲而不舍耕耘视障教育 心系中华造福两岸特教——记台湾地区视障融合教育拓荒者张训诰
《现代特殊教育》2017年第7期18-19,共2页季瑾 孙家文 马建强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中国近代以来特殊教育课程的历史嬗变与沿革"的成果;课题号:B-b/2015/01/085
一、结缘视障教育,创办台南“盲师班”1937年3月,张训诰出生于台湾省云林县斗六镇,初中毕业后被保送入师范学校。1955年,张训诰中师毕业后被分配到云林县元长乡山内小学任教。他以校为家,除认真教书以外,还负责后勤保障和图书馆...
关键词:视障教育 融合教育 台湾地区 锲而不舍 拓荒者 图书馆工作 特教 两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