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坤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培正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译者中心《易经》英译本翻译适应选择论《孙子兵法》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宁波开放大学学报》《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多模态语用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策略——以漫画《孙子兵法》为例被引量:2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113-119,共7页王云坤 
广东培正学院一般项目“讲好中国故事下的国学漫画英译的多模态研究”(pzxyyb80);广东培正学院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中国文化概要”(PZ14202035)。
漫画是一种重要的混合式语篇,对典籍漫画进行多模态语用翻译具有可行性。以典籍漫画《孙子兵法》为例,根据SaraDicerto所提出的多模态文本的分析模型进行文本分析,找到其在翻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供解决策略减少文化折扣,促进中国...
关键词:多模态语用 《孙子兵法》 中国文化典籍 跨文化传播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中国文化概况》课堂生态失衡与重构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08-111,共4页王云坤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2021年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英语阅读Ⅱ》”(项目编号:X-KCSZ20211203);广东培正学院“2020年度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中国文化概要”(项目编号:PZ14202035)阶段性成果。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专业课应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对于英语专业来说,《中国文化概括》课程是文化和语言的桥梁,更应如此。但这势必打破原有课堂生态,引发新的问题,带来挑战。文章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以《中国文化概况》课...
关键词:课程思政 课堂生态 失衡 重构 《中国文化概况》 
从副文本角度解读江枫的忠实翻译观被引量:2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2期82-86,共5页王云坤 
2018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625)。
副文本作为译文的延伸与补充,从多角度呈现译者的翻译活动。本文以杰拉德·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为基础,以凯瑟琳·巴切勒的副文本分类为补充,通过整理江枫译作的副文本,建立其副文本库,从译者要求、翻译功能、翻译内容、翻译形式、翻译...
关键词:副文本 江枫 忠实翻译观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综合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64-65,共2页王云坤 
广东培正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8pzxmqn04)
基于产出导向法利用微课等现代化教育手段,通过翻转课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知识内化,实现有效输出,符合外语教育改革发展趋势。针对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设计微课,并应用在不同的单元环节如导入、词汇、阅读和语法等...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 微课 翻转课堂 综合英语 
从译者的适应选择看“译者中心”——基于《易经》两英译本对比分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2期116-118,共3页王云坤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在整个翻译过程之中,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做出适当的选择,将适应与选择集于一身,完成翻译活动。因此,本文将理雅各(James Legge)和汪榕培的《易经》英译本进行对比,从译者对需要、能力和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选择...
关键词:适应 选择 译者中心 《易经》英译 
《好了歌》译者选词差异分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140-141,共2页王云坤 
以杨宪益和霍克斯的《好了歌》英译本为例,对译者选词过程的差异进行调查,发现译者在选词上存在以下七个方面显著差异:文化因素,同义词选取,修辞格,译者变通策略,译文风格,对原作的理解以及审美的处理。
关键词:好了歌 选词差异 差异分析 
接受美学视角下创造性叛逆得失谈——以《马达加斯加3》字幕翻译为例被引量:1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107-110,共4页王云坤 
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电影字幕,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传播媒介,译者应该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叛逆,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传播。但是,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发挥有得有失,一方面可能对观众的期待视野做出...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 接受美学 《马达加斯加3》字幕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