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娣

作品数:21被引量:37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课堂为学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范式变革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教育研究》《现代企业教育》《民族教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智时代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现实阻力与实践路向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5年第2期31-40,共10页王明娣 刘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西部项目“西部乡村教师数字教材使用机制研究”(XPA240348)的研究成果之一;2025年度甘肃省优秀研究生“创新之星”项目“数智赋能中小学数字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2025CXZX-308)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小学数字教材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资源。数智时代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为实现数字教材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教材标准化生态体系构建,运用“技术—组织—环境(TOE)”模型解析数智时代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的现实阻力,发现...
关键词:数字教材 TOE模型 数字化技术 教育数字化 
劳动课程体系建设的逻辑理路与实践策略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4年第4期90-96,共7页王明娣 冀晓雨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21BMZ054)阶段性成果。
核心素养时代致力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培育学生劳动素养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劳动教育需具备较为成熟、完备的课程体系。基于以劳育人、跨界整合、学科实践之维对劳动课程体系建设基本参照进行解析,从...
关键词:劳动课程 学科实践 具身体验 跨界 专业行动力 
西北民族地区劳动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被引量:1
《民族教育研究》2024年第3期95-102,共8页王明娣 冀晓雨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BMZ054)的阶段性成果。
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以及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劳动教师回应学生劳动素养、胜任劳动课程需要综合而实践的专业素养。为此,基于劳动教育政策文件以及教师素养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劳动教师专业素养指标框架:劳动教...
关键词:西北民族地区 劳动教师 专业素养 劳动素养 
整体主义视域下中小学劳动课程实施的方式与路径被引量:1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年第6期54-60,共7页王明娣 王小燕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21BMZ04)的研究成果。
整体主义运用关系思维、转化思维和灵性思维重新审视课程、教师、学生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整体主义视角下的劳动课程,要整体设计以实现劳动课程的全息育人,系统把握以实现劳动课程的全面育人,通过具身体验以实现劳动课程的实践育人。...
关键词:整体主义 项目式学习 案例教学 大概念教学 
教师角色的“深度理解”:结构、过程与路径被引量:3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年第3期77-83,共7页王明娣 陈可迪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21BMZ054)。
随着社会变迁和知识转型,教师的角色转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角色转换的逻辑起点是教师角色理解,教师角色的“深度理解”是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进行理性的认识与反思,并将其理念内化为自我内部的图式,并在实践中付诸行动,逐...
关键词:教师角色 深度理解 教师角色理解 
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结构模型与实践路径被引量:9
《民族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124-130,共7页王明娣 翟倩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本土化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YJC880087);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BMZ054)的阶段性成果。
文化回应教学理论关注学生的文化境脉、生活背景、交往方式等对学习产生的影响,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使学生形成文化适应能力。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存在文化回应教学理念的缺失、文化回应教学内容的片面性、教师缺乏文化回应教学...
关键词:民族地区 文化回应教学 文化适应 
生活体验视角下劳动教育课程价值的思考被引量:4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16期15-19,共5页王明娣 景艳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本土化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YJC880087)的研究成果。
劳动教育课程既能满足学习者个体成长的需求,又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是劳动教育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课程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的培育,而这需要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得以落实。基于生...
关键词:劳动教育 课程价值 生活体验 
深度学习发生机制及实现策略——知识的定位与价值转向视角被引量:29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61-68,共8页王明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本土化实践研究”(19YJC880087)
知识的定位经历了由表征性与科学性的传统型向经验性与生成性的现代型变革,并进入了多元性与文化性的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如此,走向深度学习的知识性质体现出建构性、情境性、融合性及迁移性的特征。从知识价值转向来看,知识运用是深度学...
关键词:知识定位 价值实现 深度学习 发生机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价值、困境及路径被引量:20
《民族教育研究》2020年第6期24-30,共7页王明娣 翟倩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本土化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YJC880087);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野下藏族中学生理科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YJC880015)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之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学校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基础教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学校质...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以德树人 以文化人 文化回应教学 
普通高中如何有序推进新型的选课走班教学组织方式被引量:10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年第4期73-75,79,共4页王明娣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本土化实践研究”(19YJC880087)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具有基础性,同时又承接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普通高中教育中采用选课走班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保障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升的新型教学...
关键词:普通高中 选课走班 教学组织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