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古代诗歌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一道残阳篇
《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2021年第9期27-27,共1页曾令材 
【名诗回放】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难点注释】1.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2.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3.瑟瑟:碧绿色。4.可怜:可爱。5.似:...
关键词:古代诗歌 黄昏时分 暮江吟 九月初 白居易 可怜 
比喻在古代诗歌中的美学作用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02年第Z1期53-53,共1页刘其林 
比喻是在不同的事物中间寻找和表现相同特征的修辞方式。诗歌中运用比喻手法,其作用大致有三:一是经过联想的点化。
关键词:古代诗歌 比喻手法 修辞方式 诗歌创作 联想 事物 美学作用 相同点 运用 喻体 
古代诗歌阅读被引量:1
《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13年第8期57-61,共5页汤瑾 李淑兰 
试题评价 2013年高考古代诗歌阅渎考查的重点仍为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试题设置角度都较小.切入点明确。与去年不同的是:
关键词: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 试题评价 试题设置 思想内容 高考 
比喻的原则
《写作(中)》2002年第16期34-35,共2页薛世昌 
一、比喻的基本作用赋比兴,是《诗经》也是我国古代诗歌最基本的三个表现手法,也是现代文学艺术最基本的三种表现手法。其中的比,就是比喻。几乎所有的诗人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比喻的艺术手法。无比不成诗,一个美丽新颖的比喻其实就是...
关键词:比喻 基本的 表现手法 三个原则 基本原则 古代诗歌 艺术手法 赋比兴 三原则 文学艺术 
借它山之石,寄胸中之情——谈古代诗歌情感的把握
《长三角.教育》2012年第8期94-95,共2页王秋生 
诗是抒发思想感情的,是人的灵魂的咏叹,是浪漫情怀的体现和象征。无论是《诗经》里那些回荡在田间地头的劳动号子,还是吟哦于文人墨客书斋里的唐诗宋词,哪篇不是主人公胸中情感的外露?这些诗歌既是他们生活现实的反映,更是其感物吟志,...
关键词:情感 唐诗宋词 古代诗歌 思想感情 感物吟志 移情 浪漫情怀 作品 劳动号子 诗经 
如何鉴赏古诗艺术特色
《新语文学习(教师)》2007年第3期92-92,共1页董寿康 
考生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感到比较棘手,尤其是赏析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更是困难,解题无章法,常常答非所问。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艺术特色 古代诗歌 诗歌鉴赏题 教学体会 赏析 答非所问 峨眉山 解题 赤壁之战 拆字法 
必须重视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刍议古代诗歌教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09年第10期68-69,共2页丁国斌 
苏教版教材还是非常重视古代诗歌内容的编写的,有专门的《唐诗宋词选读》教材供学生使用,按理说,江苏省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得分不应该低,可事实并非如此。2008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平均分仅为2.21分(满分8分).2009年江苏高考诗歌...
关键词:古代诗歌 诗歌教学 个性化 解读 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 江苏省 诗歌内容 
异题同型 稳中求变——2007年上海卷古代诗歌试题解析
《湖北招生考试(快速阅读)》2007年第6期26-27,共2页李支舜 
上海卷自从2000年开始恢复古代诗歌鉴赏题以来,无论是春考,还是秋考,一直保持8分的分值,题型和题数也基本一致,2007年亦是如此,试题文本选择的是一首宋词: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关键词:古代诗歌 诗歌鉴赏 试题解析 文学常识 水沉 高考语文 同型 苏轼词 尾联 小荷 
古代诗歌文体常识小辑
《华章(初中读写)》2012年第11期52-52,共1页刘欢 
四言诗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诗经》的四言诗,《楚辞》的骚体诗,汉乐府和魏晋的四言、五言诗,是唐代以前的三种诗歌样式。...
关键词:诗歌文体 古代诗歌 《诗经》 现实主义传统 《楚辞》 唐代以前 诗歌创作 四言诗 
妙用叠字铸名句——中学教材古代诗歌叠字鉴赏
《语文月刊》2004年第10期15-16,共2页陆精康 
我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常运用叠字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叠字用得妙,可以在诗句中形成和谐悦耳的节奏和声调,使诗歌增添音乐旋律之美。早在《诗经》中,诗人己经有意识地运用叠字营造意境。例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
关键词:叠字 古代诗歌 中学 语文 阅读欣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