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2011075)

作品数:23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道宇李栋王威董静杨军更多>>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交流》《理论界》《教育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课程生命意义课程理解心理意味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工作记忆的高效物理课堂设计研究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年第6期41-43,共3页施国春 李颖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W2011075)
高效率的学习成为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呼声。高效率的物理课堂设计关键在于以学生的认知加工特点为基础,因此以工作记忆与物理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为视角,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物理课堂设计应包含三点:一是避免以语言讲解为示...
关键词:工作记忆 课堂设计 物理成绩 
新课改背景下新教材面临的五个问题被引量:2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年第4期71-73,共3页李栋 杨道宇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生命体验取向的课程设计研究"(W2011075);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区域经济视域下普惠性幼儿园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研究"(12YJA880166)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教材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在管理上还是机制上都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盲目地追求创新、对待错误内容举棋不定、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渗透不深、审定和出版调控失衡以及教材循环机制不完善。...
关键词:新课改 新教材 问题 
对学生课程理解的理解被引量:6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年第6期82-84,共3页李栋 杨道宇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生命体验取向的课程设计研究"(W2011075)的研究成果
学生课程理解不仅仅是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解释的活动,而且是游离于各方利益的中介,是教师课程理解的必要补充。然而,目前关于学生课程理解的研究少之又少。鉴于此,本文从本体论出发,分别从主客观的角度对学生课程理解做了概念鉴定;探讨...
关键词:学生 课程理解 本体论 
对杜威德育论的当代推演被引量:4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5期78-80,共3页李栋 杨道宇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生命体验取向的课程设计研究"(编号:W2011075);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区域经济视域下普惠性幼儿园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研究"(编号:12YJA880166)阶段性成果
文章通过对杜威德育理论根基、内容以及过程的梳理,再对比当今道德教育的世情,发现杜威的德育论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过度地倚重实用主义,用道德经验代替道德本身,用动机淹没敬畏,想和做的分离,能力道德沦对人文的忽视,定向思维的弊...
关键词:杜威 德育问题 解决思路 
英语知识属性与教法蠡议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4年第4期63-66,共4页李栋 杨道宇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生命体验取向的课程设计研究"(编号:W2011075);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区域经济视域下普惠性幼儿园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研究"(编号:12YJA880166)阶段性成果
英语知识对英语教法具有内在的规定性:英语知识的工具与人文属性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基于工具和人文之法的特性而教;英语知识的法理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让法理"哺育"形式,使形式不拘泥于法理;英语中的知识趣味与趣味知识...
关键词:英语知识 规约 教法 
意义与意味:课程理解的双重追求被引量:4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5期57-60,共4页杨道宇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生命体验取向的课程设计研究>(项目编号:W2011075)的研究成果
课程理解不但追求课程文本的"意义",而且追求课程文本的"意味"。追求课程文本的"意义"体现了课程理解的认识论旨趣,它追求的是客观化课程文本之中的作者意图和课程文本所言及的事物本身;追求课程文本的"意味"则体现了课程理解的本体论旨...
关键词:课程文本 意义 意味 课程理解 
让国民教育走向国民性教育
《理论界》2014年第1期187-189,共3页李栋 杨道宇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W2011075)的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2YJA880166)的研究成果
近来,教育与国民性这一论题又开始升温,升温的背后却浮现出了当今教育与国民性低适切性的问题,即国民教育之时代解释力的减弱。面对这一难题,笔者认为国民教育亟待走向国民性教育,这是一种有着实用气质的教育,一种在伦理框架下的教育,...
关键词:国民教育 走向 国民性教育 
课程即意义世界的生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8期43-50,共8页杨道宇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生命体验取向的课程设计研究"(W2011075);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JG11CB143)
课程的基本问题是意义的生成问题。作为意义世界的生成之路,课程表现为三重意义世界的生成:其一,师生对"是什么"的追问生成了事实层面的意义世界,它一方面表现为师生敞开事物本体属性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师生认识自身的过程。其二,师...
关键词:课程 意义世界 敞开 生成 
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困境被引量:3
《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第12期18-21,共4页杨军 杨道宇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生命体验取向的课程设计研究"(W2011075)
对原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质疑主要在其所依据的心理学假设。修订版克服了这些问题,却面临着现象学的严峻挑战。现象学质疑"修订版分类学"所暗含的三个前提假设的合理性,认为认知内容应是事物本身而非知识,认知能力应从客体视角...
关键词: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 质疑 
论课程文本的“意义”与“意味”被引量:10
《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7期26-32,72,共8页杨道宇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生命体验取向的课程设计研究"(项目编号:W2011075);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区域经济视域下普惠性幼儿园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YJA880166)的研究成果
课程文本不但有"意义",而且有"意味"。课程文本的"意义"所反映的是客观化于课程文本之中的作者意图与课程文本所言及的事物本身,它具有区别于"意味"的三个明显特征:一是不依赖于读者而独立存在的"客体自主性";二是读者只能按照课程文本...
关键词:课程文本 意义 意味 理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