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sk010)

作品数:7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作友张小曼吴丛明张文慧康雷鸣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市第八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界》《巢湖学院学报》《海外英语》更多>>
相关主题:《鹿鼎记》粗俗语辩证分析翻译质量评估可译性限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体育英语中的隐喻化及其原因探析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49-51,共3页葛骏毅 陈昕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0HGXJ0934;2010HGXJ0156);2009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2009sk010);2011年安徽省社科联课题(编号:B2011008)研究成果
隐喻,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自古至今一直受中外学者关注。传统上,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装饰语言的修辞手段。然而在现代社会,隐喻的研究发生了急剧变化,开始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题而备受青睐。隐喻不仅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我们日常...
关键词:体育语言 隐喻 认知语言学 
从《鹿鼎记》英译本看武侠文化意象的传递被引量:2
《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75-79,共5页吴丛明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0HGXJ015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sk0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象。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汉英意象的转换。而武侠小说中含有很多独特的武侠文化意象,这些文化意象则更具中国特色和武侠特色。在《鹿鼎记》的英译本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中,译者闵...
关键词:《鹿鼎记》 文化意象 武侠 杂合 
《鹿鼎记》中粗俗语的可译性限度被引量: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75-178,共4页吴丛明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2010HGXJ0156);2009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资助(2009sk010)
武侠小说《鹿鼎记》塑造了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他们的语言极富特色,尤以其中的粗俗语为典型。然而在其翻译的过程中,可译性限度的存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为了探索文学翻译中粗俗语的可译性限度,以《鹿鼎记》英译本The Deer and th...
关键词:粗俗语 可译性限度 鹿鼎记 
司显柱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述评被引量:7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148-150,共3页康雷鸣 张文慧 
安徽省教育厅2009年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9sk010);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2009HGXJ0004)
司显柱教授是国内第一个系统地进行翻译质量评估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著书出版的学者。他以功能语言学和语篇类型学理论为指导,建构出了基于语篇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他的研究在国内具有开创性,具有完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具体的翻译实...
关键词:司显柱 翻译质量评估 模式 辩证分析 
《文心雕龙》英译,一个文化的思考被引量:5
《学术界》2010年第9期124-132,共9页胡作友 张小曼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2010HGXJ0156);2009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9sk010);合肥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级xj2009018;YJG2008Z04;XYB2007034)~~
《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得益于《文心雕龙》的英译,而文化专有项的解读与翻译是考察《文心雕龙》英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文心雕龙》中文化专有项的英译策略多种多样,但最有效也最为常用的翻译策略却是归化和异化。"文"、...
关键词:《文心雕龙》 文化专有项 失语症 英译 
语境与“陌生化”语言的翻译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10年第2X期96-98,共3页胡作友 李晓东 
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X2009018;YJG2008Z04;XYB2007034);2009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9sk010)
陌生化是文学理论界广为关注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要求译者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处理以移植原文本的陌生化特质,延长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感知历程,增加审美愉悦。文学翻译对陌生化语言的恰当处理,其实质是对源语语言文化异质性的追求,...
关键词:语境 陌生化 审美感知 
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被引量:17
《学术界》2009年第5期75-82,共8页张小曼 胡作友 
合肥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2009018;YJG2008Z04;XYB2007034);合肥工业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教字2006110);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9sk010)
在当今中国,归化异化之争可以分为四派:归化派、异化派、综合派和转化派。其发展的方向是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层面上与中国语境紧密结合的、在保持差异与观照传统之间维持动态平衡的本土化。争论的结果是促成中国译界理论意识的觉醒、对话...
关键词:归化异化翻译观 中国 接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