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化学刊》

作品数:388被引量:15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基督教文化学刊》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最新期次:2023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THEOLOGY匿名审稿制度神学基督教CHRISTIANITY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作者:柳博赟张靖汪海赵倞李丙权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征稿启事暨匿名审稿制度说明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3年第2期232-240,共9页 《基督教文化学刊》编辑部 
世界上的真理并不多。我们所关注和我们所能论说的一切,其实都是以既有的文化积累为前提,都是古老真理的延续或者前人思想的引申。世人探寻真理的途径却很多。因此才有各自独立,而又彼此相关的信仰和文化,才有不同信仰与文化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匿名审稿制度 精神信念 前人思想 征稿启事 真理 信仰 
如何理解康德的万有在神论思想?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3年第2期211-231,共21页马彪 
宗教论题一直是康德哲学的兴趣所在,对它的反思几乎贯穿了其整个学术生涯:由前批判哲学时期的《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形而上学认识各首要原则的新说明》《证明上帝存在唯一可能的证据》,到《纯粹理性批判》之“纯粹理性的法规”、...
关键词:《判断力批判》 目的论判断力 纯粹理性 批判哲学 上帝存在 神论 辩证论 形而上学 
奥古斯丁符号思想中的意义问题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3年第2期190-210,共21页渠冉 屠友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建符号学基本原理视域下的符号否定性与本体论研究”(17BZW00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普通符号学与生态符号学研究”(16JJD740014)的阶段性成果
艾柯(Umberto Eco)曾就奥古斯丁对符号范畴扩展的贡献作出肯定:“第一个提出‘一般符号学’亦即符号的一般‘科学’或‘学说’的,正是奥古斯丁,在那里,符号成为属,语词(onomata)和自然征兆(semeia)两者一样,都成为种。”①古希腊罗马时...
关键词:奥古斯丁 可见者 身体症状 符号思想 符号学 三段论 征兆 
体育重塑基督精神——“强健的基督徒”运动的源起、发展以及影响(1840-1920)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3年第2期162-188,共27页霍传颂 
一、绪论“强健的基督徒”(Muscular Christian)运动是兴起于19世纪中期的一场宗教文化运动。这个词来源于T.S.Sanders为小说Two Years Ago所撰写的书评。该运动发轫于英国而鼎盛于美国,其目的是培养符合资本主义新道德的基督徒,客观上...
关键词:现代体育运动 基督徒 基督精神 19世纪中期 
传教士卜道成对朱子人性哲学的诠释与翻译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3年第2期139-160,共22页赖文斌 
江西省社科规划基金支持(项目号:23YY05)
朱子学的海外翻译与传播在很长时间内都与西方宗教教义相联系,将朱子学思想内容与西方宗教进行比附,采取一种“以西释中”的路径,如将“天”“理”等同于西方的heaven、god、reason、law等。也基于此,长期以来对朱子学的翻译传播主要停...
关键词:朱子学 人性哲学 以西释中 翻译传播 law 宗教教义 西方宗教 英国传教士 
中、日、越公教职称翻译考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3年第2期124-138,共15页 
公教职称的起源《新约》的部分文献提到教会团体中的不同职位,比如《腓立比书》1:1提到episkopoi和diakonoi,而《提多书》1:5提到presbyteroi。希腊语的epi-skopein是“针对它—看”,即“监视”或“监督”;presbyteros是“年龄较大的”...
关键词:希腊语 《新约》 翻译 职称 年长者 拉丁语 词语理解 公教 
阿尔托与否定神学——否定的精神性与展演之间的存在论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3年第2期103-122,共20页郭玉婵 
法国先锋派戏剧理论家、导演安托南·阿尔托(Antonin Artaud)与否定神学①的关系问题可谓是现代欧洲思想史上的一个难题。正如我们不能简单地通过“上帝死了”判定尼采为无神论者或消极的虚无主义者一样,我们同样也不能简单地处理阿尔...
关键词:否定神学 上帝死了 阿尔托 无神论者 存在论 虚无主义者 精神性 
从圣像的凝视到神圣时空体的真理——对弗洛连斯基反透视理论的一种扩展性解读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3年第2期81-102,共22页李雪 
与文艺复兴以来兴盛的“透视法”(perspective,перспектива)相对的“反透视”(reverseperspective,обратнаяперспектива)是拜占庭和俄国东正教圣像画重要的空间视觉形式。反透视的概念源自于德国学者奥...
关键词:俄国东正教 拜占庭 圣像画 空间视觉 透视法 时空体 
离经叛道与突破藩篱——托尔斯泰的理性信仰观及其当代阐释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3年第2期64-80,共17页金美玲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20XNF023
自988年“罗斯受洗”以来,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思维和行为方式均带来了深刻影响,为民族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精神资源,塑造了俄罗斯人重视直觉、渴求绝对的精神气质。与此同时,在教俗关系方面,俄罗斯东正教会表...
关键词:俄罗斯东正教会 理性信仰 东正教 罗斯受洗 世俗权力 民族文化发展 托尔斯泰 中央集权 
小说与上帝之死——维多利亚时代的叙事、神学与道德哲学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3年第2期47-62,共16页 陈龙(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传统与欧陆思想的对话工具及其双向阐释”(22JJD720020)子项目阶段性成果
笔者学术生涯的大部分时光都致力于经由文学来研究神学。小说或许常常涉及深刻的神学或哲学主题,但小说家或诗人终究不是神学家。不过,本文聚焦的并非小说的主题,而是小说的形式——小说的形式能够向读者传达善恶的观念。无论上帝是否...
关键词:维多利亚时代 上帝之死 哲学主题 道德哲学 神正论 学术生涯 善恶 神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