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

作品数:50被引量:22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宁武杰黄诚安斯寿刘英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学校德育德育全国教育科学德育体系素质教育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情报参考》《中国高等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情系小学时代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1-1,共1页詹万生 
小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翩翩少年,初登学堂惭渐步入知识的海洋;沐浴春风,含苞欲放,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力量;两小无猜,追逐嬉闹,洋溢着纯真的笑脸与渴望;身心和谐,无忧无虑,放飞着金色的梦想。我怀念我的小学时代。更希...
关键词:学时 少年儿童 身心和谐 美好 知识 
礼仪教育三字歌
《中小学管理》2007年第12期44-45,共2页詹万生 宁武杰 
重礼仪,讲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是一个人道德素质和教养程度的外在标志,是社会道德文明程度的直观表征。我国于2001年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
关键词:礼仪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 道德素质 文明程度 社会道德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如何发挥社区作用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214-217,共4页胡晓丽 安斯寿 
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重心在社区。未成年人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是加强未成年人校外德育教育的有利契机,如何建立健全学生校外管理机制、工作机制应是探索的重点。各社区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创建,增强社区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
关键词:青少年社区教育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青少年校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荣辱观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2-13,共2页詹万生 宁武杰 
今年3月,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荣辱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弘扬和培育 精神遗产 文化积淀 思想内涵 
区域性德育网站和校园网德育平台建设相关问题思考相关问题思考被引量:4
《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12期90-93,共4页李书华 
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学校德育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学校德育的时空得到延伸,内容得到拓展,手段更加丰富多彩。网络应用的双向互动、开放、活泼,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个性化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适应这种社会网...
关键词:现代化信息网络拔术 区域性德育网站 校园网德育平台 学校德育 
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被引量:11
《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5期47-50,共4页冯铁山 詹万生 
“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实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体系化思想作基础,以整体化目标为支撑,以内容的整合为依托,以操作机制的突破作保证,在对中小学德育课程整体化方面凸显出独特的功能。它有助于中小学德育课程超越平面化剖析的局限,进...
关键词:学校德育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 中小学德育课程 
《德育》《成长册》——帮助中职生全面发展
《上海教育》2003年第04B期37-37,共1页李书华 
供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实验研究的《德育》《成长册》(每学年一册,共三册),是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的阶段成果。《德育》教材以德育的五大要素:道德教...
关键词:《德育》 《成长册》 中职生 全面发展 道德教育 教学方法 
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考与建议被引量:1
《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12-15,共4页詹万生 
通过对民族精神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考察和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现状分析,对民族精神及其培育问题进行分析和概括。提出应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实施民族精神培育工程、相关科研成果推广工程、课程改革补...
关键词: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 德育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高中学段实验研究工作会议暨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中国德育》2003年第5期7-7,共1页齐欣 
关键词:“十五”规划 国家重点课题 教育科学研究 高中 德育工作 教育创新 
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观点被引量: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8期1-1,共1页詹万生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也越来越得到证实。为此,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三个观点,就教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 中小学 德育工作 心理适应能力 智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