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

作品数:206被引量:42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陈万里李春虎陆怡玮蔡伟良周放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伊斯兰教一带一路阿拉伯语阿拉伯国家穆斯林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越南预防与反洗钱法
《南洋资料译丛》2024年第4期27-47,共21页冯超(译) 黄安瑜(译) 
国会根据《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颁布《预防与反洗钱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调整范围(一)本法规定了预防、发现、遏制和惩处机构及个人实施洗钱行为的措施;在预防与反洗钱过程中有关机关、机构和个人的责任;预防与反洗钱国际合作。(...
关键词:反洗钱法 洗钱行为 扩散融资 反洗钱工作 恐怖融资 反洗钱国际合作 
文明交流互鉴在中阿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作用
《国际观察》2024年第5期19-43,共25页陈越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政治社会学视角下的文明互鉴与全球合作研究”(项目批准号:22VRC136)的阶段性成果。
全球治理失灵、全球秩序失序、全球信任失信是当前世界面临的巨大危机与挑战。新时期的全球治理需要多元共生的文化秩序,其关键路径在于文明对话、交流和互鉴。文明交流互鉴,是中国处理不同文明间关系的基本立场,是中国提出的关于构建...
关键词:全球文明倡议 文明交流互鉴 中阿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政治社会学 
阿拉伯世界对中国文学的译介活动与接受倾向
《中国比较文学》2024年第3期156-178,共23页沈翊清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籍作家作品的阿语译介研究”(编号:22NDQN262YB);上海外国语大学导师学术引领计划项目“当代中国文学和外交话语的阿拉伯语翻译与传播研究”(编号:2022113025)资助。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中国文化著作和文学作品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行旅已近百年,译入语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了阿拉伯世界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与接受。本文从文化语境、意识形态、政治背景等影响翻译活动的外部因素入手,归纳...
关键词:阿拉伯语译介 中国文学外译 阿拉伯世界 接受 
“尼罗河畔的巴黎复刻品”:《欧洲一隅》中开罗市中心的“凝视者”
《当代外国文学》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袁明辉 
埃及女作家拉德娃·阿舒尔的小说《欧洲一隅》以19世纪下半叶伊斯梅尔赫迪夫城市现代化工程的标志区域开罗市中心为叙事框架,从空间之维营造主人公“凝视者”与开罗市中心之间的多重凝视机制,并借“欧洲一隅”之名指涉其对西方现代性的...
关键词:拉德娃·阿舒尔 《欧洲一隅》 开罗市中心 空间 “凝视者” 
伊本·赫勒敦语言学观点对语言学习的启示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95-97,112,共4页冶海花 
2022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五届导师学术引领计划项目“当代中国文学和外交话语的阿拉伯语翻译与传播研究”(2022113025)。
伊本·赫勒敦是14世纪阿拉伯最伟大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宗教学家。在其鸿篇巨制《历史绪论》中,他不仅提出其社会历史学观点,还论及其对语言及语言学习的看法。对于母语学习,其观点可分为理论观点和实践观点,后者与当代著名...
关键词:伊本·赫勒敦 语言学习 启示 
《天使,你是谁?》中的文化隐喻和身份困境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4年第2期89-100,共12页林汎沸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导师引领项目“后‘阿拉伯之春’时代的阿拉伯反乌托邦文学”(410043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利比亚作家易卜拉欣·库尼的小说《天使,你是谁?》讲述了图阿雷格族父子马西和尤杰尔丁为起一个本民族名字而引发的矛盾纠葛和悲剧,籍此探讨了两代人在确认自我身份认同过程中的不同路径扶择,揭了利比亚少数民族自卡扎菲1969年执政以来...
关键词:《天使 你是谁?》 易卜拉欣·库尼 文化隐喻 身份认同 
中埃职业教育合作的现实基础和前景擘画
《职教通讯》2024年第3期5-13,共9页李婷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22年一般项目“区域国别分析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多元化战略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YJC880018)。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中埃职业教育合作正逐步成为中埃两国教育合作的新亮点,开启了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的新领域。中埃职业教育合作不仅是中埃两国发展战略相对接的重要产物,更契合了埃及职业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中埃职业...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一带一路”倡议 埃及 
中阿典籍中的古丝绸之路及其当代意义
《华夏文化论坛》2024年第1期312-319,共8页郭筠 吴佳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7—15世纪阿拉伯地理典籍和古地图中的中阿海上丝路港口研究”(项目编号:21BSS012)
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文明,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阿双方自古以来,在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往与互学互鉴的过程中,必然留下很多相互记载的痕迹,特别是在地理典籍和古地图中,从而形成双方认知形象...
关键词:中阿典籍 古地图 中阿交往 一带一路 
中国区域国别学学科构建的理论探索述评——写在区域国别学成为一级学科周年之际被引量:6
《外语学刊》2023年第5期6-15,共10页陈杰 劳凌玲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语种、全体系国别和区域教材开发研究”(2020005);中山大学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区域国别学课程教研室”(2022)的阶段性成果。
区域国别学作为一级学科进入交叉学科门类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引起巨大反响。一年来,国内学界对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属性、学科定位、学科体系、知识体系、理论创新以及学科“落地”路径等问题开展了富有意义甚至是具有原创性和中国特色...
关键词:区域国别学 学科构建 学科体系 知识体系 理论创新 
阿拉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中阿数字经济合作机遇被引量:7
《阿拉伯世界研究》2023年第2期25-46,158,共23页刘磊 
在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数字经济是各国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数字发展战略上高度契合,都致力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促进数字经济国际合作。阿...
关键词:中阿合作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发展指数 “数字丝绸之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