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江海中学

作品数:73被引量:3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陈华丁雪梅黄艳丁文强华明海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数学语文教师教法语文教学更多>>
发文期刊:《广东教育(教研版)》《广东第二课堂(中学版)》《广东教育(综合版)》《数学通讯(学生阅读)》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联见证林则徐的一生
《语文月刊》2008年第5期55-55,共1页魏羲之 
林则徐是中国杰出的民族英雄。被誉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出身贫寒。4岁开始读书,7岁学文,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先后出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等职,在清代官场可以说是...
关键词:林则徐 对联 民族英雄 两江总督 钦差大臣 风云人物 第一人 杭嘉湖 
阅读写作中的六字诀 声·光·色·形·态·味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100-101,共2页魏羲之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离不开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正如苏轼所言-..睢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又老子言“五色使人之目盲,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都说的是人们的感官对外界的...
关键词:阅读写作 客观世界 感觉器官 外在世界 苏轼 明月 老子 耳聋 
文言文断句的“七看”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07年第5期31-33,共3页魏羲之 
文言文断句并不是一个陌生的题型,许多考生能够着手做,但从得分情况来看却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考生对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一知半解,只知道一些最简单的停顿,而未能综合看整个文段文意和掌握断句的规律。为了提高考生备考的有效性。
关键词:文言文 断句 标志性 停顿 句子形式 词语 古代官职 句子结构 语法结构 使用频率 
自由开放教学的典范——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教学思想
《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年第3期58-58,共1页魏羲之 
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以孔子为分水岭,孔子之前是官府垄断时期,只有贵族、官宦的子弟才能享受教育,一般贫民子弟根本没有权利享受教育。自孔子兴办私学后,这种官府垄断的格局才被打破,教育才走向寻常百姓家,所以说孔子是中国教育的...
关键词:开放教学 教学思想 子路 自由 曾皙 享受教育 古代教育 中国教育 
心中遥远的绝响
《少年写作(小作家)》2007年第3期14-14,共1页张浩 
孤寂的夜晚,皓月当空。我捧一杯香茗,守着一盏昏黄的台灯,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份久违的宁静。当心完全平静下来的时候,跨越千年时空的距离,我听到了……
关键词:侠士 跨越 时空 香茗 苏轼 台灯 宁静 距离 历史 回荡 
四面体的若干性质被引量:3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2007年第2期18-19,共2页刘品德 
关键词:性质 四面体 三角形 ABC PAB PCA PBC 实数 
古堡里的悲鸣
《少年写作(小作家)》2007年第2期57-58,共2页陈瑞金 
关键词:威廉斯 古堡 继承人 电梯 城堡 银白色 爱人 果树 猜测 传说 
挥洒超绝想象 凸现悲郁色彩——浅评李贺《雁门太守行》
《语文月刊》2007年第1期19-20,共2页丁文强 
李贺(790—816)是继李白之后唐代义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幼年丧父。跟寡母过着“衣如飞鹁马如狗”的窘困生活。李贺自幼聪慧过人,但要改变卑微处境,施展自身才华,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唯一的途径是参加科举考试而“登堂入仕...
关键词:《雁门太守行》 李贺 想象 色彩 悲郁 浪漫主义诗人 社会状况 科举考试 
共线向量在解题中的应用
《中学数学月刊》2007年第1期30-31,共2页刘品德 
关键词:共线向量 应用 解题 解析几何问题 代数问题 充要条件 三角 高考 
发现力的培养和训练
《广东第二课堂(中学版)》2007年第1期9-10,共2页周建业 
关键词:发现力 培养 训练 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