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作品数:11被引量:8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课程体系通识教育高校灰水淮河流域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高教研究》《高教发展与评估》《人民黄河》《水资源保护》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专业核心课程体验对拔尖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学习性投入的视角
《江苏高教》2024年第9期73-79,共7页戴薇郦 吴立保 王骥 
2022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战略性与政策性重大招标课题“人才强国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政策保障研究”(A/2022/B4);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美国公立大学荣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KYCX23_1276)。
专业核心课程是影响拔尖学生学习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学习性投入的视角,对4所高校958名参与“拔尖计划2.0”的学生展开调查,构建课程体验、学习性投入与学习收获的路径模型图。文章建议在“...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体验 学习性投入 
研究生课程感知对学习方式及学习结果的影响——基于3P教学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研究生教育研究》2023年第5期27-34,共8页戴薇郦 吴立保 祝成林 王骥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江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体系创新研究”(JGKT22_C026)。
课程是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保障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3P教学模型构建理论模型,对18所高校的2049名研究生展开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课程感知、学习方式及学习结果总体较为理想,课程内容满意度有待提升;研究...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课程感知 3P教学模型 
共同治理视野下的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基于案例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4
《研究生教育研究》2023年第3期91-97,共7页王骥 许文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知识生产方式转型视野下一流学科的建设机制与形成路径研究”(17YJA880072)。
共同治理已经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路径。本研究以一所典型行业特色高校为案例,基于共同治理建构了分析框架,从治理理念、结构体系以及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对其促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践探索进行分...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 一流学科建设 共同治理 案例研究 
共治视野下行业特色高校治理创新与实践路径被引量: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年第4期142-145,共4页王骥 王紫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知识生产方式转型视野下一流学科的建设机制与形成路径研究”(17YJA880072)。
行业特色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行业特色高校治理经历了隶属行业的垂直管理的行业化阶段,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去行业化阶段,目前面临着“再行业化”的挑战。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需要树立共同...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 共同治理 价值取向 实践路径 
基于DEA-BCC模型的农业灰水足迹效率研究被引量:15
《人民黄河》2020年第12期61-65,81,共6页陈岩 童国平 王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4031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YJA63000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K20140980)。
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严重,运用灰水足迹理论和DEA-BCC模型,将农业灰水足迹作为模型投入变量,农业产值作为产出变量,研究淮河流域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省36个地市农业灰水足迹的效率,并运用投影理论对淮河流域4个省份进行灰水足迹投...
关键词:农业灰水足迹效率 DEA-BCC 投影分析 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的时空分布与驱动模式被引量:15
《水资源保护》2020年第6期60-66,85,共8页陈岩 童国平 王蕾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0YJA630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7140312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K20140980)。
运用灰水足迹效率测算模型对淮河流域35个地级市的农业灰水足迹效率进行了测度和时空分布研究,采用Kaya恒等式和LMDI分解模型将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驱动因素分解为农业经济效应、化肥强度效应、灰水产出规模效应、农业环境效应和耕地资源...
关键词:农业灰水足迹 灰水足迹效率 驱动模式 淮河流域 
高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被引量:36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年第10期141-144,共4页肖云 王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知识生产方式转型背景下一流学科的形成机制及建设路径研究”(编号:17YJA88007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改研究课题“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编号:2019jy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使高校在线教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应用和推广,还使高校基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建的内部教学质量评价在评价导向、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面临挑战。高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在价值取向上强调具体个人、强调共同...
关键词:在线教学 质量评价 价值取向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行业高校共建体制改革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3-8,26,共7页李北群 宋齐明 王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知识生产方式转型视野下一流学科的建设机制与形成路径研究”(17YJA880072)。
共建体制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对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推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拓展高校自治空间、提升高校资源配置能力等方面。然而,行业高校共建体制在责任分担、...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 行业高校 共建体制 
生活世界理论与大学通识课程体系构建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1期144-145,共2页陈明 王骥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一种课程结构体系。只有落实到理论基础和逻辑结构完整自洽的课程体系上,才能形成较为稳定并具有特色的模式,才能有效实现其教育目的、宗旨和理想。生活世界理论是一个动态发展...
关键词:课程结构体系 通识教育 生活世界理论 人才培养模式 逻辑结构 课程体系 体系构建 大学通识课程 
大学通识课程体系范式变革:从学科逻辑向生活实践逻辑的转换被引量:13
《江苏高教》2019年第7期24-31,共8页陈明 王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核心竞争力中介平台论研究”(项目批准号:17YJA880007)
在当代哲学已从“科学理性主义”向“生活实践世界”转向背景下,基于“理性主义—学科逻辑”建构的、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面临从理论到现实的诸多问题与困境。基于“生活世界—实践逻辑”建构的通识教...
关键词:本科教育 通识教育 课程体系 生活世界 四元四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