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号

作品数:918被引量:20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波王路倪向阳吴小安张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语文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让学生“亲自”经历一个完整的习得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18期13-15,共3页曾海玲 
美国教育学者戴尔的"经验塔"理论指出:凡是学生用其全部感官来亲自参与的直接经验与活动,他们都有很高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且能在亲身经验中自行发现科学知识,建构起正确的概念。在这一理论中,无论是学习动机的激发,还是学习结果的形成,...
关键词:直接经验 学习动机的激发 习得过程 学习动机与兴趣 亲自参与 自行发现 科学知识 引号 
从看到写,从图到话
《小学语文教学》2017年第9期36-37,共2页李虹霞 张爱萍 
“看图写话”,从字面上分析,可以把它拆解为两组关系:看—写,图—话。这两组关系也巧妙地呈现了看图写话的步骤:从感官的捕捉到思维的表达。根据多年的低年级教学实践,我认为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需要教师在“看”和“写”上下足功夫...
关键词:写话 顺序观察 人物动作 圆形图 语言描写 扩展句 下引号 往前走 玉米地 顺序性 
《凡卡》中引号的用法
《小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7期125-125,共1页何秀红 张枝利 
运用引号是为了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一般应有前引号和后引号。课文《凡卡》中连续在第10、11、12这3个自然段引用凡卡给爷爷写的信,有用前引号和后引号的,如第12自然段。但在课文中的第10、11自然段都是只在开头用了前引号,而没有...
关键词:《凡卡》 引号 用法 自然段 课文 开头 
引号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期53-54,共2页亓明国 
人教版四下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如下内容: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关键词:引号 语文园地 人教版 
巧用文本格式,学习冒号、引号
《小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10期47-47,共1页顾玉梅 
三年级上学期是习作的起始阶段,由于有了一、二年级说话训练的基础,再加上教师的习作指导,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基本上能达到语句通J顷,根据习作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问题是学生不会使用标点符号,尤其是冒号、引号的使用,经常会出现...
关键词:冒号 引号 文本格式 巧用 学习 习作指导 起始阶段 说话训练 
题目中的词语为什么加引号
《小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4期40-40,共1页李永成 
问:教中年级语文,过去是十分重视段的教学的。新课改以来,段的教学逐渐为教师所生疏,乃至一些常见的构段方式也很少为学生所知道。譬如说教学《白鹅》,大家所关注的是课文读得如何,
关键词:引号 词语 《白鹅》 中年级 教学 语文 课改 教师 
谈直述句改转述句
《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11期58-59,共2页牛富宝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从其外在形式上讲,有两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标点符号的变化和代词(还有个别趋向动词情况)的变化。标点符号的变化比较简单,就是去掉引号,冒号变为逗号。而代词的变化,就是一个有特殊语境限定因素而限制了的相...
关键词:转述 标点符号 外在形式 趋向动词 代词 引号 逗号 
“想”字后面的标点符号
《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9期22-22,共1页孙晓宏 
教学中.我发现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北师大版教材,“想”字后面都有三种不同标点出现。即:“想”字后面加冒号;“想”字后面加冒号、引号;“想”字后面加逗号。
关键词:标点符号 “想” 北师大版教材 人教版 冒号 教学 引号 逗号 
“说”后的标点活用
《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6期32-32,共1页孙祥虎 
关键词:“说” 活用 标点 人物对话 对话情境 作文 学生 引号 
新理念使教学化难为易——一道课后思考题的教学启示
《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1期37-38,共2页程合美 
在引用对话中正确使用引号和冒号一直是小学生的一个难点,也是令许多语文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学生在作文或给已知(需加引号、冒号)句子加标点时,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况:一是漏加引号或冒号。如:妈妈对我说你可要努力学习呀!二是引号...
关键词:课后思考题 小学 语文 引号 冒号 标点符号 用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