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转型

作品数:35被引量:8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爱玲邱克沈贵鹏邹太龙梁金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与职业》《考试(教研版)》《齐鲁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挖掘“活动”多重价值,助推德育转型升级——以东莞市茶山中学为例
《师道(教研)》2020年第5期35-36,共2页占澜 
活动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重价值,充分发掘这些价值,让德育课从“说教型”走向“实践型”,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课程的“温度”,让枯燥乏味的“德育说教”变成趣味无穷的德育实践,可以推动学生道德实践养成,形成德育的聚...
关键词:趣味无穷 学校课程 德育实践 德育转型 德育课 实践型 多重价值 聚合效应 
经典自律理论对新时代学校德育转型的启示被引量:7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12-17,25,共7页刘长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5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BEA150068)。
康德自律论向往至善,要求人无条件地服从绝对律令,低估个体实现道德自律的难度。皮亚杰自律论推崇建构,期望人们基于平等协商自主制定、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个体在内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康德自律论对于突破宗教束缚...
关键词:自律 康德 皮亚杰 公民道德 学校德育 
德育理论的中国探索与转型之路(1949—2019)被引量: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27-39,共13页叶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道德教育与‘公共人’的培育研究”(BEA170105)的研究成果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的德育理论研究经历了数次重大的转型和变革,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联化"改造再到中苏关系解体之后的"中国化"探索,从"文革"十年的全面停滞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创新,德育理论研究在波折中不断前进,在波折中...
关键词:新中国 德育理论 德育话语体系 德育转型 
大数据时代学校德育转型与教师德育素养提升被引量:11
《中国德育》2018年第3期30-33,共4页邹太龙 
中央高校2017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基于少先队活动的学校德育路径研究"(SWU1709493);四川省0~3岁早期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度课题"四川省0~3岁婴儿早期教养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研究成果
很显然,传统的经验式德育思维在大数据时代已难以为继,基于数据开展德育工作成大势所趋,不管是宏观层面的德育政策制定和德育质量监测,还是微观层面的教学安排和干预活动,都应该尽量“让数据发声”,跳出过去那种全凭教师个人经验...
关键词:德育素养 德育转型 教师 学校 德育工作 质量监测 德育政策 宏观层面 
狄尔泰生命哲学对当代中国德育转型的启示被引量:5
《齐鲁学刊》2018年第1期69-73,共5页许真 费利群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道德治理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HNSK(YB)16-69)
狄尔泰的生命观对生命完整性的强调,不仅切中现代性危机的弊端,也为当代中国德育本体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狄尔泰的体验论强化了生命的统一性与完整性,改变了传统认识论观念,对当代中国德育认知理念的转变很有启迪意义。狄尔泰的...
关键词:狄尔泰 生命观 体验论 德育启示 
高校课堂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选择——基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的传统德育转型反思被引量:1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168-172,共5页李华平 陶富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学说的人本主题及其当代中国意义研究"(项目批准号:11BZX002);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于实效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维稳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11sk252);蚌埠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思政专项课题"复杂理论视域下的医科高校思政教学实践运行机制构建"(项目批准号:BYKY14127sk);蚌埠医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网络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优化研究"(项目批准号:JYXM1551)的阶段性成果
借鉴复杂性科学、西方德育学等理论资源,面向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转型,观照高校德育系统生态、现实场域与实践困境,揭示高校德育转型应然性与实然性,结合医科高校现状,探寻当前医科高校德育课堂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
关键词:复杂系统理论 核心价值观 困境 路径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德育转型的探析
《学园》2015年第35期126-128,共3页刘文芳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如何能更好地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点。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两大突出特征及其对高校开展德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高校德育价值观、德育课程、德育环境、德育效果四个方面探讨社会转型带来的...
关键词:社会转型 高校德育 转型 
学校德育转型的必要性和路径探析被引量: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102-104,共3页朱建忠 
生活是道德的起点和赖以生长的根基,也是德育的归宿。对生活德育作理性的分析和建构,使学校德育走出传统德育的困境,将德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实现德育转型,提高德育效益。
关键词:德育转型 生活德育 德性培育 学会生活 
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的中职德育转型被引量:1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年第9期8-11,共4页曾茂林 
建立在过程哲学基础上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思潮,它寻求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和有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按照过程哲学的有机性,中职学校德育需要强调学生内心与世界的和谐,突出多元道德观与人的解放和...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中职德育 目标生成 内容整合 实践变革 
“学会关心”视野下的乡村德育转型
《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年第2期38-43,共6页冷玉斌 
一、“学会关心”教育模式概述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将“关心”描述为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并在很广泛的意义上运用这一概念。他强调,关心,既是人对其他生命所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关心是最深刻的渴...
关键词:“学会关心” 德育转型 乡村 海德格尔 教育模式 哲学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