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思维

作品数:619被引量:21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加卫童其林徐国华王经军李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江南大学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教研(数学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转换思维 巧解“三视图”问题
《中学教研(数学版)》2006年第12期12-15,共4页王建宏 
关键词:“三视图” 转换思维 知识框架 正向思维 拓展思维 认识客体 新课标 
逆思法解题面面观
《中学教研(数学版)》1993年第2期17-19,共3页杨枝 
从正面难于突破的某些数学问题,只要跃过思维定势,不失时机地从问题的反面进行逆思考,往往会找到理想的解题途径,这种通过反面求解抵达正面,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称为逆思法.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逆思法进行全方位的审现,帮助学...
关键词:数学问题 元二 切割线定理 最小正周期 消元法 正向思维 思维方向 一元二次方程 求异性 正弦定理 
谈用正、逆向对比题进行复习
《中学教研(数学版)》1989年第8期24-26,42,共4页孙忠达 
对比题就是将某些容易混淆的或者有关联的问题同时提出,进行对照比较,辨认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的开始阶段采用对比题对于加深概念的理解,防止概念间及一些知识间的混淆,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
关键词:总复习 正向思维 函数概念 分析推理 函数式 思维能力 已知函数 逆向思维 复习课 空集 
从几何证题谈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教研(数学版)》1988年第9期6-8,共3页楼存根 
证明几何题常用的方法是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是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的过程,而综合法则是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单一地应用某种方法,往往会使学生感到这是老师事先就设计...
关键词:思维能力 正向思维 逆向思维 思维过程 发散思维 证明题 课堂教学 中学数学教学 切割线定理 解题思路 
改进高三数学总复习的浅见
《中学教研(数学版)》1988年第7期10-12,共3页陈福林 
高三数学总复习,是在学生已学完中学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上,系统地整理和巩固各部分知识,沟通数学各分支间的联系,促使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是,传...
关键词:总复习 解题能力 知识系统化 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 复习内容 复习课 轨迹方程 弦长 解题步骤 
逆向思维在解几中的一些应用
《中学教研(数学版)》1986年第3期11-12,共2页叶文章 
逆向思维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它与通常由已知推得结论的正向思维相反,是由结论出发,执果求因,追溯使结论成立的条件.这种思维不仅可探测某些问题的解题方向,找到解题捷径,还可以加深概念的理解,找到新的规律.在解几中常被学生忽...
关键词: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 思维方法 切线方程 椭圆方程 求异思维 侧石 两点式 系数比 三一 
思维的可逆性与数学教学
《中学教研(数学版)》1986年第2期3-6,共4页叶坚 
思维的可逆性,意味着心理过程中思维方向的改变,即从正向(顺向)思维转向逆向(反向)思维.在心理学研究中指出:每一个思维都有一个与它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联结(联想).如果我们把A→B的连续思维看作正向联...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过程 正向思维 逆向思维 正弦函数 心理过程 互逆 中学数学 数学运算 数学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