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译

作品数:2560被引量:4010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田心谭卫国路思遥高宁刘洪泉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译本中的颜色词汉英翻译研究
《汉字文化》2024年第15期166-168,共3页胡俊柳 
颜色不仅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也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作品中。笔者在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对语料库中《红楼梦》杨、霍译本中的颜色词英译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杨为了向外宣扬中国文化,广泛使用了异化策略;而霍着重考虑读者的可读性,大量使...
关键词:《红楼梦》 归化 异化 直译 意译 语料库 
浅谈文学作品的直译应遵循的忠实与通顺原则
《中国朝鲜语文》2024年第4期79-86,共8页金晶瑛 
本文在考察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的特性之后,依照文学作品的直译应遵循的忠实与通顺原则,将一些翻译案例作为范本进行考察,并指出小说汉朝翻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强调,文学作品的翻译,首先要凸显其本质特性,即文学的形象性,继而按照...
关键词:文学的特性 直译 忠实和通顺原则 
点石成金:从伊藤漱平对“通灵宝玉”的译文说起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86-89,共4页林海清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红楼梦》日韩译介与影响研究”,编号:No.23YJC751014。
伊藤漱平是日本最著名的红学家,一生为《红楼梦》夙兴夜寐,遥掷急走,成果斐然。《红楼梦》不易翻译,是从事中文作品外译学人的共识。伊藤漱平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五次翻译《红楼梦》,在一次次改译中不断凝练、推敲文字,也体现了他一丝...
关键词:红楼梦 通灵宝玉 伊藤漱平 直译 意译 
韦斯顿与乾隆《御制凯歌三十章》的英译与传播
《大理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35-41,共7页潘慧琼 章红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20A0031)。
韦斯顿1810年在伦敦翻译出版的The Conquest of the Miao-Tse,An Imperial Poem by Kien Lung是乾隆《御制凯歌三十章》的第一个英译本。译本的中文诗稿来自小斯当东的父亲购买的法国传教士手稿。韦斯顿的翻译工作是借助多部西传欧洲的...
关键词:乾隆 19世纪 英国汉学 直译 汉语字典 
译经意识与中国典籍翻译
《海外英语》2024年第6期44-46,共3页吴志平 
广西财经学院青年科研项目“让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典籍的译介研究(2023XJ29)的阶段性成果。
古代宗教文本翻译实践的“译经意识”对中国典籍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周氏兄弟提出并坚持的“直译法”则是其“译经意识”的直接体现。“译经意识”为中国典籍翻译提供了原典型实证研究方法,促成了当前中国典籍翻译领域所必备的基本条...
关键词:译经意识 直译法 中国典籍 翻译 
中华传统文化英译的挑战与策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2期173-178,共6页朱久堂 
第5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改革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教英语模块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WYYB5);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英语》第一册课程思政内容设计研究(课题编号:2021SZX04)的研究成果。
随着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度准确翻译成英语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利于文化的传承保护,有助于增强跨文化理解,促进文化融合所带来的文化创新。中华文化汉译英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如语言...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汉译英 直译 意译 文化适应 音译 
李白诗作《春日醉起言志》在德语地区的传播与译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1期117-120,共4页杨扬 
李白作为唐代杰出诗人,其诗歌在德语地区受到了广泛关注,五言绝句《春日醉起言志》将诗人飘逸洒脱之诗仙风范表现得淋漓尽致,对该诗在德语地区现有的十个译本建立的语料库进行分析后,可依照德语译者的翻译和创作风格将其划分为三类:直...
关键词:李白 《春日醉起言志》 直译 意译 改编 
鲁迅直译观之于古诗词英译的美学价值——以《天净沙·秋思》叶维廉英译本为例
《雨露风》2023年第10期79-81,共3页许扬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值中国文化的转型时期。在此封建主义文化受到强烈冲击的重要时刻,鲁迅先生以其独到的目光,先锋的思想,提出了翻译之直译观。他态度鲜明又坚定,不仅大力宣传直译的翻译策略,还不断在实践中践行这一观点,更是在面...
韦斯顿与19世纪中国诗歌的英译与传播
《西部学刊》2023年第20期160-164,共5页潘慧琼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十九世纪英国乾隆御制诗译介研究”(编号:SK2020A0031)的研究成果。
英国业余汉学家韦斯顿于19世纪初翻译了一系列汉语诗歌,这些诗歌的中文原稿主要来自英国皇室购买的传教士手稿和古董爱好者收藏的中国瓷器。译本在断句、字面释义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错误,但是诗歌大意的自由译文准确率较高。韦斯顿的翻译...
关键词:19世纪 汉诗 直译 英国汉学 业余汉学家 
论20世纪托尔斯泰宗教小说汉译的几个问题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146-156,共11页田全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列夫·托尔斯泰学学科史’研究”(19AWW005)
托尔斯泰宗教小说在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翻译中的文言与白话、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等几对矛盾之尖锐复杂。分析这些矛盾,有助于理解托尔斯泰中国化的曲折历程。
关键词:托尔斯泰 宗教小说 直译 意译 归化 异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