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译意译

作品数:63被引量:16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宏印许建平吕洁申连云吕洁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四川外语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翻译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夏目漱石《我是猫》的汉译及相关的直译意译之争
《中国翻译》2017年第1期37-41,共5页邹双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翻译家钱稻孙研究"(项目编号:15YJC75205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日本近代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成名作《我是猫》,早在上世纪初就被介绍到中国,但其妙趣横生的行文风格、细致入微的人情世态描写,让中国译者望而却步。从1918年首次由周作人介绍至中国到1958年首个全译本面世,从介绍到节译再到全译,历...
关键词:《我是猫》 周作人 尤炳圻 钱稻孙 直译意译之争 
翻译研究中的“真”、“善”、“美”被引量:21
《中国翻译》2011年第3期11-16,96,共6页申连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全球化背景下翻译伦理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0CGWW17YBX)成果之一
我国从古至今的翻译实践可以概括为"求美"、"求真"和"求善"三种模式,分别体现在"文"与"质"、"直译"与"意译"和"归化"与"异化"的论争中。三种模式的兴替与一定的政治、美学和文化力量紧密相关。我国的翻译研究在跨越了从"求美"到"求真"到...
关键词:真善美 文质之辩 直译意译之争 翻译伦理 
对理论沉寂期的反思被引量:19
《中国翻译》1998年第6期10-12,共3页林克难 
翻译理论在经历了七、八十年代的辉煌之后,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个低潮。面对这种情况,有人疾呼翻译理论研究走进了死胡同,让大家“丢掉幻想”;有人认为目前翻译理论研究正处于一个“相对沉寂期”;也有人说翻译研究进入了“...
关键词:沉寂期 翻译研究 翻译理论研究 中国翻译 语言学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理论 语言学译论 文学翻译 直译意译 《红与黑》 
邹韬奋的译学见解被引量:1
《中国翻译》1991年第1期55-56,58,共3页陈福康 
邹韬奋先生是"文化界的劳动英雄"(萧三语)。他不仅是一位革命文豪、大政论家、杰出的出版家,第一流的记者和编辑;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对翻译理论也有过深刻的独到的论述。关于后一方面,似乎还一直没有得到研究者的注意,值得写一...
关键词:翻译理论 邹韬奋 中华职业教育社 翻译问题 直译意译 译学 翻译家 翻译工作 鲁迅 出版工作 
直译与意译之争是一场什么样的争论?被引量:8
《中国翻译》1990年第5期18-22,共5页李全安 
直译与意译之争已经旷日持久,长达八十年了。它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场无谓之争吗? 永远会是公说公有理,婆的理不差,得不出结论的吗? 非也。它是一场没有焦点的论战,争论的双方只能各执一词,矛不对盾地议论一番么? 不是。是不是象英...
关键词:直译意译 争论 翻译作品 文学作品 查词典 译者 词组 误译 原作 汉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