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层学生

作品数:23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晓阳刘月晨周晓光沈爱梅王俊彦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医科大学山东财政学院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汨罗市三中更多>>
相关期刊:《课程教育研究》《新校园(中旬刊)》《林区教学》《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评价的高三中间层学生书面表达提升策略
《校园英语》2020年第9期68-69,共2页虞淑燕 
浙江省英语高考一年两次,一轮高考成绩揭晓后,如何进行二轮复习,这对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加大了难度。本文以中间层学生为例,分析该档学生学情,以书面表达为切入口,以学业质量标准评价为导向,通过实施课堂内外有效写作策略,从词到句到段逐...
关键词:学业质量标准 中间层学生 书面表达 
一个都不能少——浅谈如何对职业学校“中间层”学生的管理和引导
《智库时代》2018年第50期288-288,290,共2页华骏 
职业学校的班主任的管理要求往往首先是不要出事,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头,特别是后进生身上,往往最容易忽视大多数的"中间层"学生。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时刻提醒自己,通过多种方法,以激励为主,积极引导"中间层"学生的进步,教育工...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中间层学生 
小学班主任不要忽略“中间层”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8年第10期43-43,共1页郭红 
长期以来,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集体建设的时候,往往已形成了一种"抓两头,带中间"的定式。教师把较多的精力放在"优生"的精心培养和"差生"的转化上是应该的,但是如果因为对"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认识偏差,而导致事实上的"忙两头,丢中...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中间层”学生 表扬 
让“中间层”学生也有“春天”
《广东教育(综合版)》2018年第2期68-68,共1页张惠娟 
“中间层”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然而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中忽视中间层学生的现象却普遍存在。斟为对于一些学校而言.抓优秀生可以提高优秀率,抓学困生可以提高及格率,中间层学生往往成为无人关注的群体。殊不知可塑性较强的中间层学生...
关键词:中间层学生 教育工作者 科任教师 发展潜力 对症下药 心理状态 优秀生 班主任 
润物细无声——谈对中间层学生的关爱
《新校园(中旬刊)》2013年第4期209-210,共2页金百莉 
所有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教师给予关注,只是关注的程度可以有所不同。本文以一个真实的事件为例,阐述了对中间层学生关爱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育规律 关注程度 中间层学生 成功教育 
关注大多数——让大多数学生学有所成
《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196-196,共1页宋清 张良国 王俊彦 
在高职大专院校,班主任辅导员应该更加关注占大多数的中间层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有利于创建良好的班级学风。如果利用有限的资源重点培养中间层学生,则大多数的学生可以学有所成。
关键词:中间层学生 关注 
关注“中间层”学生 提高班集体质量被引量:1
《新课程学习》2012年第7期182-183,共2页赵景芝 
从教几年常常听到一些老教师会提起以前的一些学生,而那些学生要么是很出众的“优秀生”,要么就是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可是很少提起一些“中间派”的学生。每当自己接手一届新生,在短短的几天里常常记住的也是这两个阶层的学生,在...
关键词:学生 中间层 体质量 教学工作 
独立学院“中间层”学生生存适应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12期208-209,共2页沈慧 
独立学院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随着独立学院的日趋发展与成熟,已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赏识。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办学模式,本文在提出重视"中间层"学生教育理念的同时,阐述并分析了做好"中间层"学生生存与适应能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 “中间层”学生 因材施教 
“中间层”学生优化微探
《甘肃科技》2010年第16期191-192,共2页韦存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做出辉煌的贡献后逐步显现出其先天的严重不足。教师在班级授课制(尤其是人数众多的大班级)下对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普遍感...
关键词:班级授课制 “中间层”教学 教法探索 
简论高校独立学院“中间层学生”的教育被引量:2
《科教文汇》2009年第8期8-8,27,共2页周晓光 
根据现行的"抓两头、促中间"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所存在的某些弊端,提出重视"中间层学生"教育的理念;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办学模式,分析了做好"中间层学生"教育的时代意义;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多种形式,阐述独立学院"中...
关键词:独立学院 中间层学生 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