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素养

作品数:149被引量:14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俊利胡士华史春林张迎弟骆增翼更多>>
相关机构:连云港市教育局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连云港市朐山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历史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基于核心素养的个性化课堂的建构与实践——以人民版《追寻生命的起源》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10期38-40,共3页张迎弟 
一、价值归宿:基于史学素养的教学立意教学立意就是课堂教学要达成的最主要的目标,"如果历史课堂缺少教学立意,只有事件的罗列、知识的堆砌、年代的枚举这些毫无色彩的历史表述,就难以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预设目标,难以抓住历史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 史学素养 人民版 个性化 起源 生命 实践 价值归宿 
史学素养:贵在无疑处有疑——以《四大发明》为例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9期42-43,共2页秦雪娇 
学科核心素养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归结起来就四个字:史学素养,即学习、研究历史应具备的基本思维品质。如何培养史学素养?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走出定势思维的误区,尤其是在大家熟悉的...
关键词:活字印刷术 史学素养 文化自信 雕版印刷 印刷方式 磁罗盘 鸦片战争 古代中国 
感受原味历史 追寻本真课堂 提升史学素养——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为例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第10期32-33,共2页杭志明 
随着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核心素养”一词迅速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就历史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
关键词:史学素养 历史学科 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感受 课堂 本真 学生发展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7、第8课标题设置探讨
《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8期69-69,共1页盛刚 付燕 
新编人教版历史教材采用专题史编排体例,突出中西对比,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新课改精神,突出培养学生基本史学素养的旨趣。但高中历史教材珏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在标题设置上均用到“建立...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材 标题设置 人教版 美国联邦政府 君主立宪制 编排体例 中西对比 史学素养 
建模“三史”课堂引领初中历史教学——从浙派名师展示课《罗斯福新政》说开去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6期50-52,共3页史春林 胡士华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资助课题《基于史学素养发展的”三史”课堂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C-a/2013/02/003)的阶段成果.
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的主要落脚点是课堂教学.历史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史学素养的主要渠道。下面基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骆增翼老师于2014年11月14日在杭州师范大学下沙高校园区艺术剧场执教的浙派名师展示课《罗斯福新政》...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 罗斯福新政 展示课 名师 浙派 建模 史学素养 
初中历史教材不准确之处及其类型分析——以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1期129-131,共3页曾凡亮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对历史事实的描述不够准确,致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和历史教材、教师个人的史学素养、课堂生成性问题等密切相关。其中,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最重要的媒介,教材不够准确乃至出...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教材 北师大版 历史教师 生成性问题 历史事实 教学效果 史学素养 
打造“三史”课堂发展史学素养——从省名师课堂《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展示课说开去
《中学历史教学》2014年第10期56-59,共4页史春林 胡士华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资助课题《基于史学素养发展的“三史”课堂实践研究》的阶段成果,课题批准号:C--a/2013/02/003.
“三史”课堂即基于史实、史料、史感的课堂教学范式。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精选具有重要性、代表性、典型性并且能够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基本脉络和基本规律的史实、史料呈现给学生。这些史实、史料有利于学生...
关键词:课堂教学范式 史学素养 展示课 新中国 舞台 世界 名师 课堂教学过程 
古诗文入题须注意其多义性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2011年第12期48-49,共2页曾凡亮 
近年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使用古诗文作为试题的现象越来越常见。使用古诗文入题,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解读原始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素养;另一方面,又可以使题目更加典雅,更富人文气息。可以说,古诗文入题,是符合历史学教...
关键词:古诗文 多义性 中学历史教学 人文素质教育 史学素养 人文气息 史学教育 诗无达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