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模混合

作品数:410被引量:821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高静史再峰徐江涛朱艺颖姚素英更多>>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电网公司东南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基于0.5μm InP DHBT工艺的100GHz+静态及动态分频器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6年第4期347-,共1页程伟 张有涛 王元 牛斌 陆海燕 常龙 谢俊领 
针对超高速数模混合电路方面的应用,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开发了76.2 mm(3英寸)0.5μm InP DHBT工艺,器件截止频率达到500 GHz以上,可实现3层布线,工艺剖面图及器件性能如图1所示。采用该工艺研制出114 GHz静态分频器以及170 GHz动态分频...
关键词:分频器 HZ INP DHBT 数模混合电路 器件性能 截止频率 
0.5mm节距数模混合陶瓷封装外壳加工工艺研究被引量:2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6年第1期83-86,共4页唐利锋 庞学满 陈寰贝 李永彬 夏庆水 曹坤 
采用多层高温共烧陶瓷工艺制作了外形尺寸为21.0mm×8.8mm×2.0mm、引线节距为0.5mm的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封装外壳,研究了加工工艺对外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稳定生瓷片尺寸、精密制版、提高钨金属化浆料流变性、优化印刷参数设置...
关键词:数模混合陶瓷外壳 高温共烧陶瓷 
一种用于数模混合电路的可测试性设计IP核被引量:2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4年第6期550-554,共5页冯泽民 王晶晶 陈迟晓 许俊 任俊彦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3001020)
介绍了一种用于数模混合电路的可测试性设计IP核。该IP核可作为辅助测试的模块嵌入到数模混合电路中,利用串口通信技术,由单片机(MCU)或FPGA向IP内部串行输入控制信号,完成对待测数模混合电路的数字校正和模拟校正或者输出待测电路中的...
关键词:可测试性设计 数模混合电路 串口通信 
一种数模混合芯片中数字电路的时序收敛方案被引量:2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3年第4期394-397,共4页刘杨 谢亮 聂拓 王龙生 金湘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3301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1-0975);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JJ4064)
在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中,时钟信号是数据传输的基准,它对芯片能否正常工作起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特殊性,在对时钟信号进行时钟树综合时,要对其进行特殊的处理。以串行外设接口及电平移位模块为例,提出了一种针对数模混...
关键词:数模混合集成电路 时钟树综合 串行外设接口 时序收敛 
fmax=325GHz的多指共基极InGaAs/InPDHBT被引量:1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1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程伟 赵岩 王元 陆海燕 高汉超 陈辰 杨乃彬 
数字化和高频化是现代雷达和通信系统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InPDHBT具有十分优异的高频特性、良好的器件一致性、高线性度以及极低的1/f噪声等优点,因而在超高速数模混合电路、毫米波/亚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南...
关键词:INGAAS 共基极 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 数模混合电路 1/f噪声 HBT器件 通信系统 
一种双向、数字式微型无线内窥镜系统设计被引量:6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7年第1期123-129,共7页谢翔 李国林 张春 王志华 
国家高技术(863)SOC片上系统重大专项(2003AA1Z1100)
通过分析目前消化道无线内窥镜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双向、数字化的微型无线内窥镜系统方案设计,该系统具有实时观察病人图像、全消化道检查以及提供三维深度图像数据等功能,并对方案中各硬件模块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无线内窥镜 常规内窥镜 三维深度图像 FPGA验证 数模混合芯片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 
一种新颖的单片集成红外传感信号处理器被引量:1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3年第2期241-245,共5页陈一辉 郭淦 洪志良 易婷 
介绍一种新颖的单片集成红外传感信号处理器。这种处理器能与多种红外传感器匹配 ,对接收到的传感信号进行处理 ,产生控制信号 ,快速启动各类装置 ,实现自动控制。芯片设计中采用多种抗噪声和低功耗设计技术。本处理器用 1 .2μm双层多...
关键词:红外传感信号处理器 数模混合集成电路 自动控制 封装 红外传感器 红外开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