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性知识

作品数:19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静魏宏聚金姝兰毛尚俊毛汉玉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饶师范学院嘉应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科学论坛》《伦理学研究》《基础教育参考》《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文论的体验性知识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年第1期25-39,共15页刘朝谦 彭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方古代文艺理论重要范畴、话语体系研究与资料整理”(项目编号:19ZDA289)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文论与今天理论学科生产理性的知识不同,它在古代几千年里生产的文学知识主要是体验性知识。体验性知识赋予知识以诗意的在场形态,令知识在诉诸人的理性之前以其诗意的外观迷惑了认知主体。在认知活动中,体验性知识不拒绝人的...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话语 体验性知识 理性知识 知识生产 
如何建设自能高效的综合实践课
《收藏界(名师探索)》2018年第12期135-135,共1页王心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中的一类新型课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活动,有机地将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课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开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体验性知识 学生主体 课程改革 身心和谐发展 学习活动 实践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凸显思维活动的过程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5年第1期18-20,共3页赵绪昌 
数学知识应分为结果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过程性知识是伴随数学活动过程的体验性知识。体验分为4个阶段:(1)对知识产生的体验。体会知识产生的缘由,明晰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和因果关系。(2)对知识发展的体验。体悟知识发展的动因,...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活动 过程性知识 知识发展 体验性知识 数学知识 活动过程 因果关系 
赋权师生 绽放个性——基于“年段主体,教师走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探索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4年第4期6-9,共4页葛银铨 祝浩军 
浙江省教科规划办2014年度规划课题(2014SC26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以主题活动的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活动,将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性知识与跨学科综合性知识、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新一轮课程改...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指导教师 实践探索 体验性知识 师生 赋权 个性 综合性知识 
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之我见
《基础教育参考》2013年第12期40-42,共3页张涛 
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包括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进化的观点等。在个人社会经验的基础上,这些观点与其它自然科学的基本观点相融合.可以构成一个人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关键词:体验性知识 事实性知识 概念性知识 
“四性”结合,焕发活力——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效性
《陕西教育(教学)》2013年第3期80-80,共1页张焜仁 
综合性学习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它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跨学科性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实践活动的形式统整起来,实现了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性知识与跨学科性知识、理...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 小学 实效性 体验性知识 语文教学改革 理论与实践 跨学科 人类社会 
课程研究与后现代认识论
《泰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21-127,共7页魏建培 
课程研究由求"同"的程序开发范式走向求"异"的多元理解范式,即由追求普适到追求多元话语的理解,这种由对"同"到对"异"课程文化的关注给后现代社会科学带来重要影响,表现在文化认识论上由"党同伐异"向"求异存同"的转化。从...
关键词:求异思维 精神分解 游牧主义 体验性知识 地方性知识 
弗洛姆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现实价值被引量: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年第4期36-41,共6页吴毅 孔文清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何谓道德的独特见解。道德是人自身潜能的实现,独立人格的养成。道德教育也就是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是人性,什么是善,并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形成自我的道德品质。在认识的方式上,弗洛...
关键词:弗洛姆 道德 体验性知识 道德教育 
论学生个体知识
《西南教育论丛》2009年第1期5-7,4,共4页郭静 魏宏聚 
个人知识是公共知识的个体化和个性化。学生个人知识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知识形式,而是在学习人类知识成果过程中的感悟与在实践中的知识二者的混合体。学生个人知识是学生生活知识、体验性知识和批判性知识相互作用、相互交叉而构成。学...
关键词:个人知识 生活知识 体验性知识:批判性知识 “转识成智” 
培养学生个人知识:教育“转识成智”的途径被引量:2
《教育科学论坛》2009年第3期8-10,共3页郭静 魏宏聚 
个人知识是公共知识的个体化和个性化。学生个人知识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知识形式,而是其在学习人类知识成果过程中形成的感悟与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二者的混合体。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个人知识的个体性,体验性和情境性,批判性与动态性,...
关键词:学生个人知识 生活知识 体验性知识 批判性知识 “转识成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