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培

作品数:30被引量:7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现象学教师教育哲学解释学建构主义课程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泰山学院学报》《教师教育研究》《当代教育科学》《山东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论语》开篇看儒学视野中的学习观
《泰山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96-101,共6页魏建培 
《论语》开篇的三句话是整个儒家哲学、思想的高度概括,从中可以窥见中国传统儒学独特的学习观,即创造性存在的自觉追求。其展现的独特的创造性学习观,可为思考当今教育问题提供有益启发。
关键词:儒学 关系性 过程性 学习观 创造性存在 
乡村书院:作为文化共同体的乡村学校变革模式初探被引量:4
《当代教育论坛》2020年第3期72-76,共5页蒋福超 魏建培 
2018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村庄知识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角色研究”(编号:18-ZZ-JY-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乡村社会衰败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乡村中小学的衰败,继而导致"文化的贫困"。由此,乡村学校建设本质上就在于通过重新构造文化权力网络来重塑乡村社会,最终打破现代性国家对社会的全面垄断。以乡村学校为建设主体的乡村书院,因其在讲学教化...
关键词:乡村社会 乡村学校 文化共同体 乡村书院 
现象学的召唤:走向个人真实发声的教师教育
《泰山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34-40,共7页魏建培 
以普适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核心,训练“技术熟练者”的传统教师教育,是由技术理性话语所结构的,是一种工厂化流水线的标准教育;这种教师教育建构了一种沉默的现实,掩盖了教师教育者和准教师的个人经验与声音,剥夺他们的自发性和主...
关键词:技术理性 工厂化 真实发声 个性化 教师教育 
论教师个人知识的生成被引量:12
《教师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6-10,共5页魏建培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基金项目(14YJA190007)
教师个人知识实质性地主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专业根基。本文从源泉、机制和途径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个人知识的生成。提出了个人的"偏见"是教师个人知识的源泉;视界融合是教师个人知识的生成机制;哲学探究、叙事、个人生活史...
关键词:偏见 视域融合 哲学探究 叙述 个人生活史 
顶岗实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泰山学院教师教育模式创新被引量:2
《泰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131-136,共6页魏建培 
基于对现代教师教育模式的反思与审查,教师教育逐步由个人认知取向的"知识中心论"转型为"身份"与"知识"并重的人类学的教师教育模式。其方式是将"顶岗实习"作为创新点,通过让大学生"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中小学教学实践共同体来形成身份认...
关键词:顶岗实习 情境学习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身份认同 实践共同体 
课程统整的理论基础被引量:1
《泰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140-144,共5页魏建培 
本文通过对宾尼(Beane)的课程统整理论的分析考察,阐明宾尼的课程统整理论背后的哲学根基。这将对全面深入理解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有所裨益。
关键词:课程统整 进步主义 社会重建主义 批判理论 
课程研究与后现代认识论
《泰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21-127,共7页魏建培 
课程研究由求"同"的程序开发范式走向求"异"的多元理解范式,即由追求普适到追求多元话语的理解,这种由对"同"到对"异"课程文化的关注给后现代社会科学带来重要影响,表现在文化认识论上由"党同伐异"向"求异存同"的转化。从...
关键词:求异思维 精神分解 游牧主义 体验性知识 地方性知识 
儒学教师观被引量:5
《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51-56,共6页魏建培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DAB03023)
本文通过对传统儒学经典的主题化解读,一种建基于德性之上,又为了德性之生长和表现的中国传统的"儒学教师观"诞生了——教师即"道德创造家"、教师即"个人"、教师即"终身学习者"、教师即"批判性公共知识分子"。这对重新思考、检讨我国当...
关键词:儒学 教师观 道德创造家 个人 终身学习者 批判性公共知识分子 
皮亚杰与建构主义被引量:14
《济宁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03-106,共4页魏建培 梅迎春 
建构主义并非完全起源于皮亚杰的结构主义,而且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并非就是建构主义。对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解,目前国内局限于个体认知心理领域,而事实上它是一个认识论问题。
关键词:皮亚杰 结构主义 建构主义 
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教育自传被引量:8
《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12-16,共5页魏建培 
教师成长是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技术理性"、"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三种修辞探讨了教师专业属性——从"技术"、"实践"走向"个人"。由此建基于"教师作为个人"的专业成长方法诞生了:教育自传法——基于个体、从内部入...
关键词:教师 专业成长 教育自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