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

作品数:3090被引量:5753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建新庞海芍吕林海刘小勇吴敏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教资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戏曲通识课程的发展困境及改革路径
《文教资料》2024年第23期187-190,共4页张晓芳 
河南农业大学教改课题“农林院校戏曲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2023XJGLX120)。
戏曲通识课堂承担着弘扬戏曲文化的重任,但实际情况与开设初衷相去甚远。当前,课程在开设中存在着随意性和不平衡性等问题,教学内容稍显平面化。因此,本文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戏曲理...
关键词:戏曲教学 改革 课程思政 
高校通识课“逻辑学”课程思政教育探索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23年第4期93-96,共4页赵嫚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研究”(2019SJA0359);南京审计大学第四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逻辑学”。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逻辑学”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势。“逻辑学”课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坚持言教和身教相统一。“逻辑学”课程思政教育可以从以下四个方...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育 “逻辑学” 通识课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理念创新及体系建设思考被引量:2
《文教资料》2023年第4期181-184,共4页徐晶 崔永锋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结构优化与实践创新”(SJGY20210004);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1080014);黑龙江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重点项目(2021HLJXWZ007),基于“行知教育书院”的“新师范”卓越教师培养创新与实践。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应立足于课程的通识性,以唤醒民族情感为原则,以促发人文情怀为导向,以激活创新情志为指引,明确“三情”教育理念。教育者要积极探索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三以”教学模式,突出“以讲立德”、强调“...
关键词:高校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通识课程 体系建设 
高校图书馆学术诚信教育路径研究
《文教资料》2022年第18期188-191,共4页张玉芳 
2020年潍坊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20RKX001)。
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学术诚信建设中具有高校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高校图书馆学术诚信教育虽已取得一定效果,但总体上仍比较薄弱。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强化学术道德教育、构筑网络宣传平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开设...
关键词:图书馆 学术诚信教育 学术道德教育 通识课程 技术支持 
美好生活需要牵引下的思政金课建设探究与思考——以“深度中国”思政通识课为例
《文教资料》2021年第24期113-115,共3页常叔杰 
2020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基于‘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建设研究与实践”(2020LSZ018)的阶段性成果;2020年度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科研立项项目“‘双高计划’视阈下高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建设研究”(2020YB012)的阶段性成果。
美好生活需要牵引下的思政金课建设应“以学生为中心”,将“三新”教学模式贯穿思政金课建设的始终,在思政金课建设进程中树立品牌意识,以“5W”模式厘清思政金课建设的过程要素,以PDCA循环推进和完善思政金课建设,同时注意处理好思政...
关键词:美好生活 思政课 金课 
网络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文教资料》2021年第24期146-148,共3页龚爱清 张立国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网络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索与实践”(2019JGA173)。
网络通识课程是弥补学校师资资源不足,促进优势课程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监控体系不完善,其教学效果受到一些质疑。本文以网络通识课程为研究对象,从教学质量环节不明确、监控体系不完善和持续改进不到位等三个方面分析当前教学...
关键词:网络通识课程 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 
基于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以“跨语言与文化实用英语口语”课程为例
《文教资料》2021年第21期209-211,共3页张大林 
北方民族大学2019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JYTS0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趋势对大学生的个人技能、人文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强调了构建基于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本文以北方民族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培养方案为背景,以“跨语言与文化实用英语口语”...
关键词:语言交际能力 通识课程 教学模式 英语口语 
本科通识课程“原典溯源”教学模式及其教学资源组织研究
《文教资料》2021年第18期180-184,共5页杨明芳 章敏 袁曦临 
江苏省教育厅2017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面向知识单元的高校微课教学资源组织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0020)研究成果之一。
网络数字环境下大学的教学生态发生变化,本科教育由传授知识优先转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着重探讨如何培养本科生“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在通识课程教学中,通过原典溯源,提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新思路。基于文献检索...
关键词:教学资源组织 通识课程 核心素养 教学模式 
新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写作通识课教学改革观察——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写作通识课为例
《文教资料》2021年第16期204-206,共3页李凌婧 
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一般课题《基于“学岗交融”指导下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讲评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编号:ZJGB201830)的研究成果,主持人:李凌婧。
学岗交融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自我发展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常态。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写作通识课为切入视角,深入剖析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并给出策略建议,探索通识课程作为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写作通识课 教学改革 
感知古琴艺术,提高人文素养——关于高校音乐通识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被引量:3
《文教资料》2020年第15期81-83,共3页刘小萌 
2018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中国古代斫琴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8SJA1158。
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音乐通识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古琴艺术这一文人音乐形式具有传统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双重身份,既符合"音乐审美教育"的公共课程理念,又符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要求。高校音乐通识课将古琴艺术纳入...
关键词:高校 音乐通识课 中华传统文化 古琴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