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肝菌科

作品数:24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泰辉臧穆杨祝良张明曾念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海南医学院海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贵州科学》《生物学教学》《热带生物学报》《食品安全导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你听说过“生肖蘑菇”吗?
《科学大观园》2024年第12期42-45,共4页
在大千世界中,真菌的生物多样性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在它们繁多的种类中,有一些甚至还和我们的生肖有关!牛肝菌人们常说的牛肝菌,其实是对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目前全球有近400种牛肝菌,分属于59个属。在我国,最著名...
关键词:美味牛肝菌 红葱 牛肝菌科 安全食用 生物多样性 松塔牛肝菌 蘑菇 生肖 
让蘑菇更鲜美
《科学画报》2023年第11期14-15,共2页本刊编辑部 
不久前,新闻报道我国云南省一名男子因食用了一种名为“见手青”的蘑菇而引发幻觉,误以为自己开车撞到了一个小男孩,于是报警自首。见手青属于牛肝菌科,味道鲜美,但如果制作不当,食用之后容易出现中毒现象,让人产生幻觉。
关键词:中毒现象 新闻报道 牛肝菌科 蘑菇 幻觉 云南省 食用 
趣闻
《环境经济》2021年第23期6-7,共2页滕玥(整理) 
牛肝菌目物种从褐腐到共生的创新进化史研究获进展牛肝菌目是伞菌纲中物种最丰富的类群之一,往往在森林演替后期出现。研究发现牛肝菌目物种从褐腐习性转向外生菌根共生习性的进化过程中,在基因组水平发生了三个创新:(1)显著性地丢失了...
关键词:牛肝菌目 外生菌根 褐腐 森林演替 分泌蛋白 牛肝菌科 乳牛肝菌 宿主植物 
几种野生牛肝菌的红外光谱及其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
《食品安全导刊》2021年第17期66-67,共2页马殿旭 
本文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2D-IR对3种牛肝菌进行分析鉴别。原始光谱差异不大。对其进行2D-IR分析,结果显示:在1800~800 cm-1的2D-IR光谱中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能够很准确地区分不同野生牛肝菌。野生牛肝菌是松塔牛肝菌科和牛肝菌科真菌...
关键词:野生牛肝菌 美味牛肝菌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傅里叶红外光谱 光谱差异 牛肝菌科 松塔牛肝菌 营养丰富 
牛肝菌液态发酵及活性成分诱导培养研究进展被引量:4
《食品工业科技》2021年第8期354-359,共6页郭磊 范方宇 刘云 阚欢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ZG004);西南林业大学人文社科校级科研项目(11050219)。
在真菌发酵过程中采用诱导技术能促进生物活性成分的大量产生,并在液态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及发酵液中获取这些活性成分,具有产量高、周期短和可再生等优点,在食品、药品及化妆品等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牛肝菌...
关键词:牛肝菌科 液态发酵 生物活性成分 外源诱导 
中国西南亚高山针叶林中的红疣柄牛肝菌分类修订中国西南亚高山针叶林中的红疣柄牛肝菌分类修订被引量:1
《食用菌学报》2020年第2期92-100,共9页武揆 吴刚 杨祝良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151853KYSB20170026);云南“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0015);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7FB023);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17436);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项目(2019-2023)。
分布于我国西南亚高山针叶林中的红疣柄牛肝菌(Leccinum rubrum)形态特异,具有潜在的食用价值。目前其物种界定仍不清晰,系统位置也未得到分子证据的支持。结合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和形态观察,表明红疣柄牛肝菌应归属黄肉牛肝菌属。因此,...
关键词:牛肝菌科 多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形态 食用菌 
红褶孔牛肝菌属,一个分布于中国热带-亚热带的牛肝菌科新属(英文)被引量:2
《菌物学报》2018年第9期1111-1126,共16页张明 李泰辉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1700021,31570020);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Program of Guangzhou,China(201607020017);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Guangdong Province(2017A030303050);the GDAS’Special Pro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2017GDAS CX-0825)
红褶孔牛肝菌属,是一个基于形态学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建立的具有红色子实层体的牛肝菌科新属,模式种为红褶孔牛肝菌Erythrophylloporus cinnabarinus。红褶孔牛肝菌的主要形态特征为:担子果橙红色至淡黄红色,下延的菌褶受伤后呈淡灰...
关键词:牛肝菌 新分类群 分子系统学 分类学 
考夫曼网柄牛肝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被引量:6
《热带生物学报》2017年第4期466-473,共8页王林 孔凡栋 马青云 黄圣卓 周丽曼 谢晴宜 丁琼 赵友兴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417256);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1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7CXTD-15;1630052016008)
采用几种柱色谱技术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考夫曼网柄牛肝菌子实体中的化学成份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检测化合物乙酰胆碱酯酶(ACh E)与α-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从考夫曼...
关键词:牛肝菌科 考夫曼网柄牛肝菌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中国牛肝菌科物种多样性研究成果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
《中国食用菌》2017年第6期13-13,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团队,在真菌学国际主流期刊FungalDiversity上专刊发表了中国牛肝菌科物种多样性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在两年前的工作基础上,对采自世界各大洲代表性区域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600余份标本讲行了...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 物种多样性 研究成果 牛肝菌科 期刊 国际 昆明植物研究所 系统发育分析 
民间有毒蘑菇鉴别方法误区被引量:3
《森林与人类》2016年第8期84-85,共2页陈作红 
野生蘑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没有受到环境、农药等污染,作为一种有机食品一直深受各国人民喜爱。我国很多地区的百姓从古至今有采食野生蘑菇的习惯。由于野生蘑菇中的一部分可食种类和有毒种类在形态上非常相似,老百姓一般很难区分,...
关键词:毒蘑菇 野生蘑菇 有机食品 红菇 鹅膏菌 营养价值 牛肝菌科 鸡油菌 从古至今 牛肝菌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