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课文

作品数:2327被引量:65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思雯董旭午顾振彪王本华秦金华更多>>
相关机构:人民教育出版社学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学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探究
《文学教育》2022年第12期99-101,共3页王晶 曾军 
统编教材的投入使用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中,自读课文的教学既是创新点,也是难点。为教会学生善学会用,达成由教师教学生阅读提升到学生自主阅读,由学生的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的的目标,本...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 阅读教学 自读课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自读课文编排分析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20年第7期126-127,共2页代秋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在自读课文的编排和选文内容方面做了很大的调整,本文将从部编版自读课文的变化与特点;自读课文的创新设置;设置独特的助读系统等几个方面对部编版教材自读课文编排理念和方式进行分析.帮助广大师生明析部编版自读...
关键词:部编教材 自读课文 助读系统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旁批设计初探被引量:3
《文学教育》2019年第27期72-73,共2页宋慧杰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已经投入使用两年有余,教材将课文分为了"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自读"课文中的旁批设计可以说是最大的亮点之一,随着部编本教材使用范围大幅度提高,其优点日益彰显,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与改进。
关键词:部编本 自读课文 旁批 
文本解读与教学价值:对《灯笼》的教学探索
《文学教育》2019年第23期84-85,共2页邱颖 周晓青 
教师对《灯笼》的定位失之偏颇,存在把自读课文当教读课文来教、硬贴单元目标问题.以时空观照文本,厘清自读课文的身份、阅读自读课文价值取向,将本文教学内容确定为在教师的提点下,学生能够以时间和空间为观照点,剖析文章结构,透彻理...
关键词:《灯笼》 时空分析 自读课文教学 
部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法探究被引量:5
《文学教育》2019年第19期114-115,共2页李慧兰 欧阳春勇 
怀化学院2017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类教学法课程研究与实践》(湘怀院发〔2017〕76号);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类教学法课程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7〕293号)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自读课文,存在两种不当教学处理方式,一是"越俎代庖"式,二是"任意放羊"式。究其原因,一是任课教师对自读课文的性质和意义认识不清,二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之如何教学指示不明,三是应试教育之风挤压自读课文教...
关键词:自读课文 教学方法 旁批 
探寻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
《文学教育》2019年第21期68-69,共2页许弘 
自部编版语文教材面世以来,文言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文言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既要区别于现代文,上出“文言”味,又要区别于教读课文,注重课堂的阅读实践。因此,要更加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文言文 自读课文 《周亚夫军细柳》 
批判性思维视野下的自读课文教学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7年第19期56-57,共2页李思雯 李灿辉 
批判性思维对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读课文的自主性强、助读系统丰富、教学目标集中的优势,将批判性思维与自读课文教学充分融合,以自读课文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自读课文 教学视角 
多种感官协同识字
《文学教育》2015年第12期159-159,共1页苏兆喜 
郭思乐教授认为:教育者的最高境界是当学生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育行为的本质是推动、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它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其深层意义是以生命为本。那么,在识字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当好"牧者"呢...
关键词:郭思乐 识字教学 学习活动 具体形象思维 深层意义 识字方法 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 自读课文 独体字 
自读课文的阅读方法初探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4年第6期90-90,共1页董元金 
如何学好自读课文,是本文探究的重点,作者认为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展示的学习步骤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读课文 学法 
《闺塾》教学设计
《文学教育》2011年第18期134-134,共1页代清萍 
一.设计意图 由于《闺塾》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前两篇戏剧的基础上,学生对戏剧的基本常识已有所了解,所以在本节课中,就未再设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简要了解作者及《牡丹亭》剧情;个性化阅读,品味戏曲语言,体会人物形...
关键词:教学设计 《闺塾》 《牡丹亭》 个性化阅读 设计意图 自读课文 戏曲语言 人物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