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中心意识

作品数:89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世斌鲁忠义申晶晶罗敏周伟民更多>>
相关机构:武邑县职教中心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师范大学苍南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约翰·克里斯多夫》的自我意识影响分析
《人物画报(下旬刊)》2020年第12期0006-0007,共2页钱可 
《约翰·克里斯多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经过数十年构思完成的作品,其中主人公对命运不妥协的反抗精神感染了很多人。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约翰·克里斯多夫身上的那种对于自我的绝对肯定和价值认同是正面积极的。但笔者认为,总是站在...
关键词:约翰·克里斯多夫 自我中心意识 人生发展影响 
论家庭教育中的三点误区
《师道(教研)》2020年第6期217-217,共1页陈丽玉 
一、关爱不等于溺爱小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事物,这是孩子的思维特征。但是,有些家长对这种情况没有把握“尺度”,事事顺从孩子,满足孩子所有的需要。在家长的溺爱下,这些孩子逐渐形成“我想要什么,就一定能得到”的思维逻辑,这...
关键词:家庭教育 思维逻辑 溺爱 同伴交流 思维特征 小学生 自我中心意识 认识事物 
C位,我们这么看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2020年第3期9-11,共3页 
爸爸妈妈这么看郑晗妈妈C位是指核心位置的意思,来源于网络。家长质疑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在C位的背后,可能是一种自我中心意识的体现。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众星拱月的那个“月”,这种心理无可非议,但换位思考一下,人人都是“月”...
关键词:换位思考 自我中心意识 换个角度 核心位置 无所谓 家长 心理 
注重体育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被引量:2
《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9期108-108,共1页熊峰 
目前我国的家庭成员状况大部分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加上隔代亲人对孩子的宠爱,易助长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造成大部分孩子进人学校之后依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个人发展,而...
关键词:学生性格 合作精神 体育教师 集体活动 培养 自我中心意识 家庭成员 团队意识 
浅谈幼儿“告状”行为及其指导策略
《吉林教育》2017年第46期153-153,共1页于光琪 
孩子们的告状行为看似是平常小事,但该行为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不可忽视。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教学实际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认知水平和不同个性的幼儿具有不同的告状行为,分析了其原因并...
关键词:幼儿“告状”行为 指导策略 自我中心意识 幼儿园 分享意识 
让班级洋溢着正能量
《当代教育》2017年第3期124-125,共2页彭贵川 
中学时期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的一个交汇期,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孩子的后期信仰和性格形成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孩子们可塑性强的同时也有较强的叛逆和自我中心意识,在复杂的班级生活中情绪容易产生变化却不能正确处理,因而容易滋生出负面的能量...
关键词:班级生活 能量 自我中心意识 性格形成 孩子 可塑性 导向性 教育 
浅谈青少年自我中心意识下的德育工作
《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6期256-256,共1页王军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膨胀,在正确认识自我和分析自我时难免会出现偏差。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必要的德育工作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和良好的思...
关键词:青少年 自我中心意识 德育 教师 
关注学生的“青春叛逆期”
《四川教育》2017年第2期44-44,共1页李自军 
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如果学生得不到正确的思想引导,就可能误入歧途。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大力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功能。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孩子...
关键词:好学生 叛逆期 青春 思想品德课程 自我中心意识 初中阶段 思想引导 德育工作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我们不拥挤”大班社会领域主题活动设计与反思
《成才》2016年第12期48-49,共2页徐玲玲 
一、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大班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也会说"一个接一个""要有秩序"之类的词语,但在具体情况中,自我中心意识的本能还是会让他们不自觉地做出一些争抢、拥挤的行为。
关键词:主题活动设计 社会领域 大班 自我中心意识 反思 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 不自觉 
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年第43期92-92,共1页黄媛媛 
交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只有通过交往人们才能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和活动能力,一个活泼开朗、乐于与人相处的孩子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成人的喜爱...
关键词:交往能力 幼儿 培养 自我中心意识 社会性行为 基本需要 交流信息 共同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