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阅卷

作品数:668被引量:10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高朝俊王栋生孙卫华梁勇赵克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江苏省高邮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英语作文阅卷中人工智能测评技术的应用研究
《湖北招生考试》2024年第5期61-63,共3页黄岚 
在目前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先进技术的运用推动行业全面转型升级。高校在英语作文阅卷的过程中,通过对人工智能评测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够有效优化传统阅卷存在的不足,节省一定的时间和人力,实现大规模阅卷。人工智能测评技术在阅...
关键词:英语作文阅卷 高校英语 人工智能测评技术 
为“假作文”正本清源给“真写作”保驾护航--对高考作文阅卷的思考被引量:1
《中学语文》2021年第30期92-93,共2页韦静恒 
高考作文中“假写作”状况日益严重,“套作”之风日益盛行。生搬硬套、无病呻吟的“假作文”正成为当下急功近利的作文教学所追求的“教学成果”,使得作文教学严重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为“假写作”清本正源,大力提倡“真写作”势在...
关键词:高考作文 “假作文” “真写作” 
从2020年长沙市中考英语作文阅卷中反思写作教学
《英语画刊(高级)》2020年第35期34-35,共2页于林利 
英语写作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对学生正确处理英语文字以及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基于2020年长沙市中考的阅卷经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反思自己在写作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写...
关键词:中考英语 阅卷 思维能力 写作教学策略 教学中的问题 英语写作 反思写作 字数要求 
如此作文该如何给分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年第21期6-7,共2页王旭明 
今年的一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引起热议。王旭明认为,该作文的判分过程彰显了高考作文阅卷的科学与严谨,但对该作文的得分,他坦言,不应该是满分。该作文不离题,内在思路还是有的,但思维含量单薄了些,引用本无错,但引太多则主客颠倒,以引代...
关键词:王旭明 思维含量 高考满分作文 作文阅卷 
别“生活在树上”,别丧失对汉语的敏感
《现代阅读》2020年第9期34-34,共1页赵普光 
关于那篇浙江满分作文,我无意对出自十七八岁孩子之手的应试作文苛责。事实上,一旦突破了作文阅卷组的评审权限,这文章本身如何架得住那么多读者的挑剔、那么多专家学者的审视。我想说的是语言——一种看似最表层的东西,一种常常被视为...
关键词:应试作文 满分作文 作文阅卷 文章 
考试作文阅卷应由专业队伍承担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年第1期4-9,共6页王栋生 
考试作文阅卷和作文教学有着一层特别的关系,前者对后者客观上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目前,在考试作文阅卷的制度建设、减少误差、体现区分度、促进教学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努力。其中关键的问题,是阅卷队伍良莠不齐且缺乏专业性。建议...
关键词:考试作文阅卷 作文教学 阅卷员技术等级 
不一样的你,收获不一样的精彩——关于初三作文阅卷的思考
《语文天地》2019年第35期42-44,共3页朱伟明 
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学对话论》中指出,习作的过程是学生与生活和自我对话,并且生成意义的过程,作文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对话的深度。有教师指出:“要实现作文的有效指导,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与生活的二次对话。”记得初三学期初,布置环境。...
关键词:模拟考试 王尚文 自我对话 语文教学 作文质量 会考 阅卷 对话论 
浅谈中考作文阅卷亲历与感想
《读天下(综合)》2019年第34期0030-0030,共1页陈寅兰 
从这五年的作文题目来看,大作文不变的是都强调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观察体会,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不同的是对学生的审题能力的考查逐步加大难度,而且更注重学生对自己品质的反思,与当前社会强调的“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紧密相关。...
关键词:初中教育 中考作文 阅卷启发 
宏大主题类作文如何使用史实和时政论据
《语文月刊》2019年第10期6-11,共6页陈如华 陈璐 
近几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常常是宏大主题的表达,比如2018年全国I卷的高考作文题,时代气息浓郁,要求考生抒写自我成长与当代中国情境的深刻关联,在追梦、圆梦的畅想中体现“世纪宝宝”个体的思考和表达。从高考作文阅卷现场反馈,不少阅卷...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 论据 时政 史实 中国情境 自我成长 作文阅卷 作文语言 
如此作文何时了——高考模拟统一考试作文阅卷杂谈
《高考》2019年第15期213-213,共1页张志红 
知道什么能做、该做,是一种责任意识;知道什么不该做、不能做,是一种纪律意识。明了责任,是一种动力;懂得纪律,是一种约束。追求自由,是人的天分,但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纪律约束之下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这如路上的红灯,限制了一方,绿...
关键词:高考作文 问题总结 技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