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

作品数:7665被引量:16221H指数:3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倪梁康方向红李朝东邓晓芒张庆熊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赋能学校体育的限度及其超越——基于技术现象学的考察
《体育学刊》2025年第2期87-96,共10页郭江浩 熊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TY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4YJC890057)。
学校体育的存在方式正在被人工智能逐渐改变和重塑,这需要运用崭新的视角予以探讨。基于技术现象学的视角,围绕人工智能对学校体育的赋能予以考察,认为:(1)人工智能对学校体育的赋能可归为4个方面,即具身关系中“代具”对身体运动能力...
关键词:学校体育 人工智能 技术现象学 教育伦理 技术哲学 
现象学时间观下永恒发端的童年
《少年儿童研究》2025年第2期21-29,98,共10页黄辰昕 肖绍明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人学视域下数字时代劳动教育的挑战与应答研究”(项目编号:BAA210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线性时间观下,现代社会将童年视为成人阶段的准备,童年的永恒性被遮蔽和遗忘。回归童年的永恒性有赖于对时间不同的理解。现象学时间观提供了一种对主体的发生学理解,在多元的视域融合中,时间性被视为主体自我触发的过程。童年作为人...
关键词:童年 现象学 时间 儿童教育 儿童哲学 
现象学与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43-150,共8页徐冰鸥 王向云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中国教育学研究方法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BAA230051)。
基于整体取向的内在规定性,现象学既是一种认识事物本质的哲学观念,也是一种反思实践经验的方式方法。现象学以“朝向事物本身”的基本精神澄明了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同一性,从教育现象本身出发是现象学方法融入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式。现...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 现象学 方法论 
童心哲学何以是教育学的“第一哲学”?——基于现象学的视角
《学前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姜勇 段青如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ZDA336)。
童心哲学是真正“回到儿童本身”的新哲学。唯有将童心哲学作为教育学的第一哲学,教育学才会找寻到教育的终极真理、精神家园、光明大道。童心哲学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一,领先性。童心哲学在教育学大厦里具有学科地位的优先性、普遍性和...
关键词:童心哲学 第一哲学 现象学 
儿童研究的现象学取向及其教育意蕴
《学前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26-34,共9页杨妍璐 秦元东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幼儿园游戏指导的留白向度研究”(项目批准号:18YJA880065)。
童年现象学是立足于现象学精神的儿童研究,是对儿童研究中儿童主体缺失问题的回应。它包含理论的童年现象学以及实践的童年现象学,前者以现象学哲学为儿童研究的理论资源,后者以实践现象学为儿童研究的研究方法。两者共同构成了童年现...
关键词:儿童研究 现象学取向 教育意蕴 
“大电影”的教育现象学:意蕴、危机与启示——基于斯蒂格勒的视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5年第1期65-73,共9页邹红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22年度青年项目“数字化时代的主体性危机与教育应对研究”[CAA220307]。
电影是典型的“文化工业”,无处不在的“大电影”已经形成“迷药”般的霸权性力量,原因不仅在于电影是人们“欲望”与梦想的某种直接投映形式,更在于其具有主体意识“传输”与“再造”的深层力量。斯蒂格勒所揭示的电影的现象学意蕴表明...
关键词:斯蒂格勒 电影 现象学 时间客体 教育 
回归伦理:教育秩序的泛通约误区及其治理
《中小学德育》2025年第2期39-44,共6页郑鸿奕 
在关注效益和速率的时代,通约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教育中的通约倾向,其本质是教育管理手段的简化和去责任化。现象学揭示了量化通约导致的教育秩序困境,表现为掠夺性的教育时间秩序与生产性的教育空间秩序,造成教育价值异化和人的...
关键词:教育秩序 通约 德性规范 伦理治理 现象学 
论王国维“实念”说及音乐审美现象学和美育学价值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5年第1期97-100,共4页刘舒怡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佛教中国化视阈下的汉传梵呗艺术史书写”(项目编号:23BZJ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国维的“实念”脱胎于叔本华“意志的客体化”,意指在无功利审美意识引导下对事物本身的直观、还原和沉浸,然从构词法和概念创新角度来看,却是一个富于中国气息、特色和修辞风格的全新术语,与之相关的直观时“非特别之物”的意识则与...
关键词:王国维 实念 意向性存在 音乐审美现象学 音乐审美教育 
教育现象学视域下信息教育技术教学中人与技术的三重关系探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87-92,共6页廉佳 王昊哲 
湖州学院科研一般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身体关系的哲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4HXKM25)。
随着信息技术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了相互交错的三种教育技术,即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该领域围绕“教与学的行为者—机器—知识”产生了三种新的人—机关系,即多媒体技术的知识诠释关系、知...
关键词:信息技术 人机新关系 现象学教学模式 
数智教育时代下教育技术伦理的风险和防范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74-80,共7页侍玉昊 
2023年四川轻化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教育元宇宙时代学前教育的技术伦理研究”(Y2023138)。
数智时代下教育与数智技术的深度融合,主要呈现为主体性、跨越性和沉浸性特征。数智教育时代下教育迎来了具身解放的新机遇,这是存在意义上的全身心解放。同时这也揭示了教育技术伦理存在的潜在风险,主要以技术对儿童的非适用性矛盾、...
关键词:数智技术 数智教育 身体现象学 风险治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