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直觉

作品数:39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闵仕君陈永杰陈晓龙赵卫东郁振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哲学动态》《中学语文》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用同系文本激活阅读中的理性直觉
《中学语文》2023年第22期33-34,共2页薛晓燕 
天水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单篇+群文+专题’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批号:TS(2022)GH105)研究成果之一。
在单篇文本的讲读中,引入有相同元素的其他文本(同系文本)进行对照阅读,通过“互补”“求同”“求异”凸显阅读要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理性直觉,从而消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情感隔阂”,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进而深刻理解文本内...
关键词:阅读教学 同系文本 理性直觉 情感隔阂 
她用诗劈开人心冰封的大海--解析孙担担的诗歌创作
《诗潮》2022年第10期82-85,共4页李犁 
孙担担的目光很灵犀,她总是能看见被显现遮蔽的与之不对称的景象,譬如灿烂背后的嶙峋,热血沸腾中心恒久的冷,以及树枝干裂后面的白花朵,巍峨的横断山脉下暴跳的肋骨和雪崩……天生灵异的感觉像X光,穿过情绪迸溅的碎末,让词语像刀锋直逼...
关键词:妙悟 诗歌张力 哲思 诗歌创作 横断山脉 有与无 冲突与交融 理性直觉 
设计思维中的理性直觉——设计艺术创造思维探析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年第22期81-81,共1页王瑾 
人们通常把理性直觉称为"灵感"。设计师直觉"灵感"的创造力究竟因何而来?如何才能捕捉到更多的直觉"灵感"?理性直觉在设计创造中的意义,是当代设计需要特别关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爱因斯坦等世界著名科学家也都十分重视直觉在科学发现...
关键词:理性直觉 设计艺术 创造思维 心理机制 
理性动物,非理性直觉
《知识窗(教师版)》2015年第15期54-55,共2页张俊杰 
人们常常认为自己是理性动物,并自信人高贵于一般动物之处就在于人有理性。可是,现在有一个普遍的观点,那就是人的行为是由理性驱使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疲劳、醉酒和愤怒时,人们的决策和思维都是非理性的。事实是否如此呢?...
关键词:理性动物 理性直觉 人的行为 毕业 非理性 李明 王华 普遍 
直觉的考古被引量:1
《美育学刊》2014年第5期67-75,共9页张中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M531132);江苏省教育厅项目(2013SJB750033)的阶段性成果
在古希腊,直觉就是直接地"看",就是驱除一切障碍。它既是对理性的反驳,也是对事物与世界的重新认识。"直觉"是新的"眼光",它来自神秘的"域外"。"直觉"不仅揭示了"如何看",也表明了看之"何如"或"什么"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直觉"是超越...
关键词:直觉 理性 克罗齐 柏格森 胡塞尔 理性直觉 
儒家工夫中的理性与直觉——以李二曲的“静坐”与“澄原”工夫为例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4-19,共6页常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关中士人生存境遇与文学生态研究(11ZXW008);2013年中央高校业务费重点项目:心学关中传播与接受史(K5051308001)
理性直觉是儒家体道的不二法门,它基于天道与人心同一、人心能够体道的原则。儒家主张向内直觉体验。这种理性直觉与佛道强调空寂的直觉体验有着本质的区别。李二曲道德哲学所提出的"静坐"与"澄源"的工夫论主张"动"、"静"相宜,强调道德...
关键词:理性直觉 道德形而上 审美境界 
论西季威克对功利主义的证明
《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4期94-99,共6页陈良坚 
西季威克对功利主义的证明从考察密尔的证明开始。他认为密尔对功利主义的证明存在一个漏洞,需要用合理仁爱去填补,进而考察了理性直觉中的公正、审慎和仁爱三个自明原则,最后论证常识道德与功利主义的关系,从而达到对功利主义的证明。...
关键词:西季威克 功利主义 理性直觉 合理仁爱 
潜入文本 涵咏词句——学生语感培养策略谈被引量:1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年第7期68-70,共3页黄影 
叶圣陶先生曾言:“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可见,语感培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语感不是学生天生就有的,需要经过长期语言阅读、分析和运用才能形成。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潜入文本,涵咏词句是培养学生语...
关键词:训练语感 培养策略 学生 词句 文本 语文阅读教学 理性直觉 语言文字 
试论中国传统审美方式“观”
《学习月刊》2012年第6期52-53,共2页吴海伦 邓辉 
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CSQl0002);中南民族大学基金项目(YSQl0002)
"观"是中国传统审美方式的基型,在美学意义上可称之为审美观照,是主客体之间建立审美联系的特殊方式。"观",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直觉的,是融感性理性为一体的,由观得道至味。直接的审美观照是产生审美意象的关键,
关键词:审美方式 中国传统 “观” 审美观照 理性直觉 美学意义 审美意象 主客体 
理性直觉与感性实践:以冯契的广义认识论为中心被引量:1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1期105-108,共4页林合华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SJB720013]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沟通直觉与实践有多重理论进路。与现代新儒家把作为直觉境界呈现之基础的实践归结为道德实践不同,冯契的广义认识论表现了更广阔的理论视野。道家"破"的修身工夫、儒家的道德实践以及唯物史观的感性实践都被纳入"实...
关键词:冯契 理性直觉 感性实践 广义认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