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

作品数:1431被引量:1696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建次伍微微常培杰杨德春赵厚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语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探讨论说文思辨性阅读教学
《中学语文》2024年第23期32-34,共3页倪慧鹏 
榆林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YGH22062)研究成果。
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围绕语言、文体、思想和文化四个要素,从辩证解读、细读文本、深度品析和升华境界四个方面切入,着重探究初中语文古代论说文的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以期培育学生的思辨意识、强化学生的思考深度,促使学生更好地...
关键词:古代论说文 思辨性阅读 《谏太宗十思疏》 
“《师说》《劝学》联读”思辨性阅读教学实录
《中学语文》2023年第10期49-53,共5页郑可菜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联读《师说》和《劝学》两篇文章,我们事先已经梳理过文言字词和文章内容结构。这节课,我们重在探讨两篇文章说理,以前我们往往把它归类为经典的论说文,老师在PPT上把“经典”两个字放大,你们说作为论说文,它们“...
关键词:《劝学》 《师说》 论证结构 论说文 教学实录 思辨性阅读 文言字词 逻辑性 
基于“语言形式”的论说文析读与教学--以《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为例
《中学语文》2022年第7期36-38,47,共4页黄珏明 
作为信件有其自身特征,有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用语和章法。而单元导语中提出“把握作者观点”和“理清论证思路”。如何析读这份信件,则成了阅读本文的教学重点。故而,本文从各种语言形式析读作者情感意图。基于情感基础,梳理本文的行文...
关键词:语言形式 行文思路 作者意图 
明论说之道,强思维之基——基于语文思维能力提升的统编教材专题整合教学例谈
《中学语文》2021年第2期17-19,共3页寇玉菊 
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多为议论文,一是具有强的针对性,设突发议论,有思维内涵有价值;二是议论具有逻辑性,可训练学生搭建整体思维框架;三是议论讲究说理技巧,喻巧而理至,文简而辞达。进行专题整合,是提升思维的好路径。
关键词:针对性 逻辑性 技巧性 
从一个句子的讨论说起
《中学语文》2020年第33期71-72,共2页董婷婷 李慧 
最近,在一个语文教师交流群里,有位老师对在指导学生做病句辨析题目时,遇到的一个作为没有毛病选项的句子的正确性提出了质疑。这个句子是:这本署名为《记住乡愁》的书,是庄乾坤的一本长篇散文集,封面设计精美,画面淡雅宜人,用不着展卷...
关键词:封面设计 语文教师 《记住乡愁》 老师 交流群 句子 书名 
也谈“人非生而知之者”之“者”的词性和意义——与黄硕老师商榷
《中学语文》2020年第31期74-76,共3页夏松平 
“人非生而知之者”出自唐代韩愈的著名论说文《师说》。关于此句之“者”的词性和意义,邓木辉老师和黄硕老师各执一词。邓老师撰文认为:“此类‘者’是代词,可译为‘的’‘的人’。”(《语文月刊》2020年第3期)黄老师撰文认为:“‘者...
关键词:《师说》 生而知之 《古代汉语》 论说文 唐代韩愈 古代汉语 老师 语气词 
放开思维写华章
《中学语文》2019年第11期35-37,共3页张善存 
虽说作文的确是一门在可教与不可教之间的特殊学问,但是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翼,决不能不教,教'规范'而已;所'不可教'者,主要在于学以致用的能力,具体写作过程中到底会发生什么,谁都难以预料。因为作文是一篇合乎论说文写作规范而又在...
关键词:考场作文 正反对比 论说文 杨丽萍 徐悲鸿 议论文 万里长城 形象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