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

作品数:1514被引量:35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唐会霞杜贵晨金文伟赵乔翔黄鹏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合理利用多媒体开展高效语文教学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6年第10期101-102,共2页边伟 
新的教学模式,对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从观摩新课程改革下学区组织的示范课中体会到,要想搞好课堂教学,必须树立全新的认识,方能奏效。前几天,由学区资源中心组织观摩了几位教师的公开课。区区45分钟的课堂教学,却组织...
关键词:多媒体设备 现代化教学设备 《陌上桑》 新课程改革 资源中心 示范课 罗敷 课堂形式 三维目标 堂课 
《陌上桑》人物形象及主题的再探讨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年第11期41-42,2,共2页王奎群 
《陌上桑》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首代表作.多年来一直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然而,专家、学者对这首诗的人物形象及主题理解莫衷一是,给语文教师的备课带来了极大不便.笔者在备课中查阅了相关资料,对该诗进行了深入地思考.
关键词:《陌上桑》 人物形象 中学语文教材 汉代乐府民歌 语文教师 代表作 备课 
如何营造积极活跃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年第10期74-74,共1页王怀章 丁恒杰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年度《藏区普通高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3】GHB1059]成果之一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经常会走入一种极其沉闷的状态,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其在中学生的心中不显重要地位,语文课堂成为一个不受欢迎和重视的课堂,成为学生的休息课或副课,因而教学成绩也很难突破。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是语文老师亟待解决的一...
关键词:教学成绩 副课 课堂气氛 提问艺术 刘兰芝 求知需要 《孔雀东南飞》 《陌上桑》 罗敷 邶风 
乱弹陌上桑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4年第11期67-68,共2页李娟敏 
汉乐府《陌上桑》是一篇很经典的文学作品,很早就学过,现在再读仍然觉得很有味道。它开篇说"日出东南隅",日为什么出自东南呢?两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东升,正西落;我国位于北半球,春分经夏季至秋分,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升东北,落西北;...
关键词:《陌上桑》 罗敷 太阳直射 东南隅 汉乐府 采桑 城南 艳歌罗敷行 秦女休行 这样看来 
一曲美的赞歌——《陌上桑》赏析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8年第7期104-106,共3页余朝龙 
《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然而就是这首不足300字的短诗,关于其主题,关于罗敷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甚至关于诗中使君的形象,历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很多不同的意见。笔者也不揣浅陋,试作一番评析,权当抛砖引玉,...
关键词:《陌上桑》 赏析 赞歌 曲美 人物形象 汉乐府 诗篇 仁者 
《陌上桑》教学设计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79-80,共2页程丽芳 
一、设计理念 汉代乐府民歌《陌上桑》叙述了一位美丽的采桑女子罗敷严词拒绝大守诱骗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权贵们的卑鄙无耻,歌颂了劳动妇女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精神、坚贞不屈的高洁品质和善于斗争的聪明才智。《陌上桑》叙事完整...
关键词:《陌上桑》 教学设计 汉代乐府民歌 独立自主 设计理念 封建社会 劳动妇女 教学方式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陌上桑》教学反思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7年第5期45-45,共1页胡炜 
讨论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随着课改的深入,大量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优点远远胜过老师的空洞说教,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是展开讨论的大多数问题都是老师事先设计的,学生只能按部就班探究。对于课堂...
关键词:学生思维 《陌上桑》 教学反思 火花 点燃 课堂教学 教学实践 合作学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