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微孔淀粉

作品数:19被引量:7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唐忠锋陈有双陈晓伟凌新龙王继虎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海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粮食与饲料工业》《食品科学》《食品科技》《食品与机械》更多>>
相关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工学院科学研究基金柳州市高新开发区资助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发酵法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工艺优化
《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第9期185-189,共5页黄时海 曹喜秀 曹普美 冯国芳 吴孔阳 黄飞 李秋蓉 梁耀星 李湘萍 
广西区教委人才项目(桂教人200962);国家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091059318);广西大学实验教改项目(092301)
为探索一种能代替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的新方法,以木薯生淀粉为原料,黑曲霉(A spergillus niger)直接发酵法制备微孔淀粉。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30℃,摇床转速160r/min条件下,初始pH为6.0,5...
关键词:黑曲霉 木薯 微孔淀粉 吸油率 吸水率 制备工艺 
盐酸水解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研究被引量:2
《粮油加工》2010年第11期90-92,共3页王继虎 陈有双 唐忠锋 章舜珺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0911LX146);广西工学院科学基金项目(院科自0977114);上海高校"085"知识创新工程建设项目(JZ0904)
利用盐酸水解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研究盐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微孔淀粉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研究(BET)、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研究微孔淀粉的结构。结果表明:盐酸处理木薯淀粉后形成微孔,且木薯微孔淀...
关键词:木薯微孔淀粉 盐酸 吸油率 吸水率 比表面积 
双酶协同水解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结构研究被引量:2
《中国酿造》2010年第10期104-106,共3页陈有双 唐忠锋 陈晓伟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0911LX146);广西工学院科学基金项目(院科自0977114)
为木薯微孔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用双酶协同水解制备木薯微孔淀粉。通过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BET)、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分析(TGA)等手段研究微孔淀粉的结构。研究表明,双酶协同水解处理木薯淀粉后形成微孔,且木薯微孔淀...
关键词:木薯微孔淀粉 复合酶 比表面积:微观结构 
不同配比复合酶协同酶解木薯微孔淀粉的研究被引量:3
《粮油加工》2010年第9期82-85,共4页陈有双 王继虎 唐忠锋 韩晴晴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0911LX146);广西工学院科学基金项目(院科自0977114)
为优化微孔淀粉的制备工艺,采用不同配比复合酶对淀粉进行酶解处理。借助L9(34)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微孔淀粉吸附性的影响。试验得出:复合酶处理淀粉后,在木薯淀粉表面形成微孔,且木薯微孔淀粉的比表面积大于木薯淀粉的比表...
关键词:木薯微孔淀粉 复合酶 吸油率 吸水率 比表面积 
高吸油性木薯微孔淀粉复合酶法的制备工艺被引量:1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年第2期65-69,共5页潘颉 易美华 钟秋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02007BAD76B06)
研究木薯微孔淀粉复合酶法的制备工艺,以吸油性能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正交试验,研究淀粉乳浓度、复合酶用量、复合酶的配比、反应体系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木薯微孔淀粉吸油性能的影响。复合酶法生产木薯微孔淀粉的最...
关键词:木薯微孔淀粉 复合酶 吸油率 
木薯微孔淀粉微胶囊化罗非鱼油技术研究被引量:4
《食品科学》2009年第20期34-37,共4页潘頡 易美华 钟秋平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76B06)
以自制木薯微孔淀粉和罗非鱼皮胶原蛋白为复合壁材、罗非鱼鱼油为芯材,研究罗非鱼油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用罗非鱼油乳化液的工艺条件为乳化温度55℃、乳化体系pH6.0、均质时间6min、芯材壁材配比1:1.5、罗...
关键词:罗非鱼油 木薯微孔淀粉 微胶囊 喷雾干燥 
酶法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工艺优化
《食品科学》2009年第18期217-221,共5页袁学会 易美华 潘颉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76B06)
为了优化包埋粉末油脂的木薯微孔淀粉工艺、提高吸附性能,利用糖化酶和α-淀粉酶对木薯淀粉进行处理,先通过六组单因素试验确定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以及糖化酶和α-淀粉酶配比最佳范围,再通过L18(37)正交试验,...
关键词:木薯微孔淀粉 复合酶 吸油率 水解率 
复合酶解法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研究被引量:5
《农产品加工(下)》2009年第7期55-56,74,共3页李芳良 麻昌爱 韦群兰 伍琼芬 
研究了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工艺条件,以微孔淀粉的吸油率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温度、时间、酶用量、酶配比、pH值对微孔淀粉吸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配比1∶5,淀粉乳质量分数20%,温度50℃,时间8h...
关键词:微孔淀粉 复合酶 吸油率 
酸法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结构研究被引量:5
《中国酿造》2009年第3期112-114,共3页林海涛 唐忠锋 陈有双 凌新龙 
柳州市高新开发区资助项目(2007010109);广西工学院院科硕(05016)
为微孔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盐酸对木薯淀粉进行处理,通过L(934)正交试验制备木薯微孔淀粉。通过IR、DSC、XRD和SEM(写出中文名字)研究木薯淀粉的结构。研究表明,与原淀粉相比,木薯微孔淀粉的分子结构未见变化,DSC的吸热...
关键词:木薯微孔淀粉 差示扫描量热法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木薯微孔淀粉的成孔机理研究被引量:4
《粮油加工》2009年第2期95-98,共4页陈晓伟 周小柳 唐忠锋 
柳州市高新开发区资助项目(2007010109);广西工学院院科自(0704106)
为微孔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盐酸对木薯淀粉处理制备微孔淀粉。通过SEM、DSC、XRD分析微孔淀粉的成孔机理。研究表明,酸首先作用在原淀粉颗粒表面的不规则部分以及较容易水解的无定型区,在颗粒的表面形成了浅浅的沟壑状,...
关键词:木薯微孔淀粉 成孔机理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