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茶

作品数:15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高飞虎袁林颖李中林杨德陈岗更多>>
相关机构:好医生安徽绿月茶业有限公司安徽谓博中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茶叶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茶叶科学》《现代妇女》《农村实用科技》《中国茶叶加工》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科委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苦荞颗粒茶的制备工艺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19-24,80,共7页刘均晶 雷苛露 刘雨诗 郭力 李美凤 叶强 
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项目(ZYYCXTD-D-202209);四川省中医药科技产业创新团队(2022C001);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项目乡村振兴计划(XCZX2022010)。
目的:优化苦荞颗粒茶的制备工艺,提高苦荞颗粒茶的品质,扩大苦荞的生产应用。方法:运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以苦荞颗粒茶的外观、颜色、香气和口感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苦荞颗粒茶的制备工艺。结果:苦荞颗粒茶的最佳...
关键词:苦荞 颗粒茶 模糊评价 感官评价 总黄酮 质量标准 
滇黄精颗粒茶的加工技术被引量:1
《食品工业》2023年第1期5-7,共3页马妮 王玉欠 高明菊 周家明 赵爱 王朝梁 
选择经九蒸九晒传统炮制而得的滇黄精为主要原料,经粉碎、混合、制粒成型、干燥和烘焙提香等工序,考察各关键工序参数,优选最佳加工技术条件。以颗粒茶的成型性、颗粒形态色泽、滋味、冲泡性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原料粒径、黏...
关键词:滇黄精颗粒茶 加工 技术研究 
颗粒茶成形设备设计与试验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77-84,共8页陈加友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S0041);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创新资金)(2021C0040);福建省职业教育研究课题(GA2022005)。
传统颗粒茶成形需经过速包机—包揉机—松包机交替、反复作业,方可成形。存在劳动强度高、效率低,难以大规模连续化生产等问题。根据颗粒茶的传统制作工艺,模拟手工制茶的反复压揉成形原理,研制了颗粒茶成形设备;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
关键词:颗粒茶成形设备 PLC控制系统 自动进出料 自动连续成形 
原辅料对藤茶碎末制备颗粒茶的影响被引量:2
《林业科技通讯》2019年第7期77-79,共3页温晓 魏媛 于华忠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2017GK4037);校级课题(Jdy17022)
为探明藤茶碎末制备颗粒茶原辅料因素的影响,将不同粘合剂、不同粉碎粒度的藤茶进行挤压造粒,制备颗粒茶,考察其颗粒形态、香气、组织状态、滋味。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羧甲基纤维素钠及高粘性瓜尔胶的复合物为粘合剂时,其颗粒...
关键词:藤茶 原辅料 感官评价 造粒 
大豆多糖颗粒剂的制备及对草酸钙晶体生长调控的研究被引量:1
《科技与创新》2019年第2期24-26,29,共4页肖治均 张特 潘婷婷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611396007)
以大豆为原料提取大豆多糖(SPS),并以此为主要成分制备大豆多糖颗粒茶,拟开发出能够用于防治泌尿系结石新制剂。通过多糖含量测定试验、溶化性试验、粒度试验、水分测定试验对大豆多糖颗粒剂进行质量评价。体外考察了多糖颗粒剂抑制草...
关键词:大豆多糖 大豆多糖颗粒茶 生长调控 紫外分光光度法 
茯苓多糖颗粒茶的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1
《人参研究》2016年第6期32-34,共3页刘清玮 高延辉 
长白山动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吉农院合字[2013]第S014号
本试验以茯苓多糖为原料,以颗粒的外观形状、吸湿率、成型率做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筛选茯苓多糖颗粒茶剂的成型工艺。结果表明,茯苓多糖颗粒茶剂的最佳配方为:原料药与辅料的配比为1:0.7,润湿剂(乙醇)浓度为65%,乙醇的...
关键词:茯苓多糖 颗粒剂 制备工艺 
发挥茶叶科技优势,做好农业成果转化——颗粒茶生产新工艺技术成果推广
《中国科技成果》2009年第11期29-29,共1页
重庆现有茶园62万亩,年产值超过4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50万人。茶叶已成为山区农民收入致富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新工艺技术 科技优势 成果推广 成果转化 茶叶 茶生产 颗粒 农业 
祁红颗粒茶加工技术研究被引量:1
《中国茶叶加工》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丁勇 廖万有 周坚 黄建琴 
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祁红特色茶叶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编号01703012)内容之一
以祁红产区的中高档鲜叶为原料,通过对转子揉切、CTC、LTP等揉切设备及工艺的不同组合,确定了祁红颗粒茶的加工工艺。其工艺流程为:①高档原料→萎凋→揉切(LTP+CTC)→解块→发酵→干燥→毛茶→精制→成品茶;②中档原料→萎凋→揉捻→揉...
关键词:祁红 颗粒茶 揉切 CTC LTP 
颗粒风味茶的风味协调性试验被引量:2
《西南园艺》2005年第3期9-11,共3页袁林颖 周正科 高飞虎 李中林 钟映富 
重庆市科委攻关项目"风味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03-7836)部分内容。
采用颗粒茶加工工艺加工风味茶,对风味物质与茶叶的协调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功能型风味中,鲜薄荷需经蒸汽杀青处理并加入2%的甜蜜素调味与茶叶风味较协调;果香型风味中,橘皮以烘干磨成粉后加入与茶叶风味协调性较好;花香型风味中,...
关键词:协调性 试验 工艺加工 风味物质 蒸汽杀青 颗粒茶 茶叶 功能型 甜蜜素 果香型 烘干磨 花香型 调味 
颗粒茶新工艺技术研究——Ⅰ .影响颗粒的主要因素被引量:2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334-336,共3页李中林 周正科 袁林颖 钟映富 高飞虎 
重庆市科委"颗粒茶新工艺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重点攻关项目内容之一。
以春季末茶和夏秋季茶鲜叶为原料加工的颗粒茶色泽深绿油润,滋味醇和爽口,清香明显,汤色黄绿明亮。末茶的比例和锤切原料的含水量,是影响颗粒茶成粒率和颗粒紧结度的主要因素。随着末茶比例或含水量地增加,颗粒茶成粒率及颗粒紧结度均...
关键词:颗粒茶 成粒率 紧结度 品质 影响因素 造粒工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