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玉米

作品数:8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春泉李大婧孙海涛朱丹宇刘春菊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通化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合作经济与科技》《粮食与油脂》《现代农业科学》《食品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即食玉米棒在加工过程中叶酸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农产品加工》2022年第11期6-10,共5页薛宝玲 宋晓彬 
玉米是我国常见的主食之一,而玉米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中叶酸就是重要的一种。对玉米进行蒸制、煮制、微波加工,采用HPLC测定玉米叶酸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探讨提取液中α-淀粉酶、蛋白酶、pH值、大鼠血清、抗坏血酸盐、β...
关键词:即食玉米 叶酸 稳定性 
即食玉米、南瓜羹状早餐食品加工技术
《农产品加工》2013年第11期42-42,共1页
以玉米、南瓜为主要原料,通过破碎、预煮、胶体磨、除渣、配料、均质、杀菌等工序完成,产品呈均匀稳定的羹状,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粗蛋白以及钙、铁矿物质。该项目着重研究了不同品种的玉米对产品黏度及稳定性的影响、产品加32212艺...
关键词:食品加工技术 玉米 南瓜 产品稳定性 早餐  铁矿物质 胶体磨 
即食玉米货架期间品质研究被引量:3
《粮食与油脂》2011年第10期12-14,共3页刘春菊 吴海虹 朱丹宇 刘春泉 李大婧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09)611)
跟踪监测即食玉米一年货架期内微生物指标、感观指标和营养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即食玉米在一年货架期间内安全可食,具有较高营养价值。试验利用水煮和微波两种加热方式消除即食玉米回生现象;结果表明,热水加热3~5 min或微波加热2~3 min...
关键词:即食玉米 货架期 玉米品质 
即食玉米质构的感官评定与仪器分析被引量:11
《食品科技》2011年第6期288-291,共4页孙海涛 刘景圣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8AA100802)
介绍了即食玉米质构的感官评价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讨论了感官评定方法与仪器分析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并对其在即食玉米质构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即食玉米 食品质构 感官评定 仪器评价 
即食玉米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被引量:6
《西北农业学报》2010年第6期201-206,共6页刘春菊 刘春泉 李大婧 吴海虹 朱丹宇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08)611]
为了优化即食玉米加工工艺参数,通过对比分析沸水烫漂和蒸汽烫漂对玉米籽粒营养成分的损失情况,并考察不同烫漂时间对玉米籽粒中氧化酶失活程度的影响,探寻最佳的烫漂方式和烫漂时间;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高温高压杀菌条件,建立响应...
关键词:即食玉米 烫漂 杀菌 响应面分析法 
即食玉米加工用品种筛选的主成分分析法被引量:19
《食品科学》2010年第9期71-73,共3页刘玉花 宋江峰 李大婧 刘春泉 金邦荃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08)611)
探讨主成分分析在即食玉米加工用品种筛选中的应用,筛选甜糯玉米加工品质的有效指标。选取11个甜糯玉米品种,测定影响即食玉米加工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即食玉米加工品质由3个主成分构成,其中...
关键词:即食玉米 加工品质 筛选 
真空软包装即食玉米穗加工技术规程的研制
《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第8期154-155,共2页谢辉 窦志浩 万祝宁 康效宁 何艾 
海南省科学事业费《鲜食玉米加工工艺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琼财教[2006]1154号)资助
按照真空软包装即食玉米穗加工技术规程严格进行清洗、护色、预煮、杀菌后贮藏的即食玉米穗常温下可贮藏3个月,结合低温贮藏可达6个月以上。
关键词:真空软包装 即食玉米 技术规程 
即食玉米快餐薄片的加工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1年第12期38-38,共1页成明扬 章含金 
即食玉米快餐薄片是近年流行营养保健食品,可用开水或热牛奶等冲食。其加工技术如下: 1、预处理。剥除玉米的果皮和胚芽部分。干法制的玉米粒中,胚芽很难除尽,制品复水后呈黑色,不宜采用。湿法脱皮制得整粒玉米中留有胚乳,制品的营养性...
关键词:即食玉米 快餐薄片 快餐食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