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

作品数:2762被引量:2954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任增强赵成清张西平刘燕胡安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翻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班牙汉学家雷林科的中国古典文学西译之路
《中国翻译》2025年第2期77-83,共7页刘颖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策略研究及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23AZD054)。
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对文学译介及其传播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与分析西班牙汉学家、翻译家雷林科作为“友好使者”将中国古典文学译入西班牙语世界的选择与坚守之路。以译者身份阐释、译介选择及典籍西译开拓者的贡献为...
关键词:雷林科 中国文学 译介传播 西班牙语 
翻译是沟通和妥协的艺术——英国汉学家韩斌访谈
《中国翻译》2025年第1期131-135,共5页朱振武 韩斌 
本访谈围绕英国汉学家韩斌二十多年来中国文学翻译的动机、原则、翻译策略和理念,对翻译理论所持的态度,对中国文学在海外传播的现状和愿景等。韩斌认为,翻译中国文学,首要的还是忠实原文,但绝不是一味愚忠,译无定法,要因文制译,要有适...
关键词:韩斌 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 沟通与妥协 因文制译 
达西安娜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西译之路
《中国翻译》2024年第6期64-70,共7页代欣 
2021年吉林省社科基金“《红楼梦》在西班牙语世界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研究”(项目编号:2021C138);东北师范大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XQ008)的研究成果。
达西安娜·菲萨克是当今西班牙汉学的领军人物,“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首位西班牙语获得者。多年来她笔耕不,为西班牙语世界贡献了一批优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作,促进了巴金、钱钟书、阎连科、铁凝等作家及其作品的海外传播与接受。本...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达西安娜·菲萨克 西班牙语翻译 汉学家 
秘鲁汉学家吉叶墨的中国古典诗歌译介之旅
《中国翻译》2024年第6期71-77,共7页王晓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拉丁美洲的中国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3XZS007)的阶段性成果。
汉学家是推动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秘鲁著名翻译家、汉学家吉叶墨对打破西语美洲从英语、法语转译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推动中国古典诗歌在整个西语世界的直译与传播作出了杰出贡献。作为翻译的主体因素之一,翻译动机对译...
关键词:吉叶墨 中国古典诗歌 译介 西语世界 西语美洲 
哲学诠释与文本翻译——加拿大汉学家方克涛访谈录
《中国翻译》2024年第5期133-138,共6页崔佳 方克涛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文化译出视阈下《墨子》典籍英译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1CPYJ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方克涛教授是加拿大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汉学家,专注于中国古典哲学的研究,代表著作有《墨子的哲学》《战国晚期思想》《庄子:逍遥之道》,代表译作有《墨子精要》《庄子:新注新译》。本访谈从学术研究与文本翻译的关系深度探讨了以哲学...
关键词:典籍翻译 哲学诠释 西方汉学 《墨子》 
异域之眼与链接世界:汉学家白之的中国文学英译研究
《中国翻译》2024年第4期76-85,192,共11页李震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学家白之的中国古典文学英译研究”(编号:AHSKQ2021D109)
就中国文学外译而言,汉学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作为《牡丹亭》首部英文全译本的译者、英语世界首部综合性中国文学作品选集的编译者,白之在西方有着辐射性影响。白之编译文学选集,系统展现了中国文学的全景和特写;翻译古典戏曲,再现了...
关键词:白之 中国文学 英译 文学选集 比较视野 
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整体化评说——《归异平衡——英语世界汉学家的中国故事书写》述评
《中国翻译》2024年第4期123-128,共6页李志强 
海外汉学家如何书写中国故事,这一问题越来越被学界所关注,《归异平衡》聚焦该问题。该书与此前研究的最大不同,在于其以宏观视角观照汉学家群体对中国文学的英语书写,并以历时体系为框架对其进行整体化评说。这种整体化的评说特点,体...
关键词:《归异平衡》 汉学家 中国文学英译 翻译批评 整体化 
美国汉学家罗慕士的译内行为与译外行为考辨被引量:4
《中国翻译》2023年第3期90-97,共8页李鹏辉 高明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949-2019)”(项目编号:19ZDA338)的阶段性成果;省社科联2023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3lslhzyb-16)的研究成果。
本文以罗慕士(Moss Roberts)的《三国演义》英译本以及相关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从翻译内和翻译外两个层面考察罗慕士的译者行为历时演变。从翻译外层面详细挖掘译者行为背后的深层文化动因和文化机制,从翻译内层面通过比较不同的译本...
关键词:罗慕士 诗学观 译者角色 译者行为 
中国主题图书在阿拉伯语国家的译介埃及汉学家艾哈迈德·赛义德访谈录被引量:1
《中国翻译》2023年第1期128-133,共6页高彬 宋晓芬 
主题图书译介是推动中国话语“走出去”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中国主题图书在“一带一路”沿线阿拉伯语国家的译介发展较快。本文从阿语读者对中国主题图书的兴趣点出发,聚焦中国主题图书在阿语国家的译介主体、翻译策略和接受效果等话题...
关键词:中国主题图书:阿拉伯语国家 译介 接受 
汉学家译者身份对翻译过程的影响——澳大利亚汉学家杜博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研究被引量:9
《中国翻译》2022年第5期87-94,共8页李翼 
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美主流报刊媒体(2000-2019)中北京形象建构的批评话语分析”(项目编号:20YYC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传播的历史进程中,汉学家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对汉学家译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平与贡献介绍、翻译思想、翻译策略、译者风格、翻译批评等领域,较少有研究从宏观的角度探讨汉学家的译者身份与其翻译活动的关...
关键词:译者身份 翻译过程 汉学家 杜博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