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听觉

作品数:97被引量:11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廖小芒杜晓十冯芸杨白雪何海滨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莫扎特《F大调钢琴奏鸣曲》第Ⅰ乐章和声听觉训练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33-138,共6页刘斌 
视唱练耳教学涉及音乐文化属性的问题,以古典主义作曲家莫扎特的《F大调钢琴奏鸣曲》(K332)第Ⅰ乐章为例,研究视唱练耳的和声听觉训练。在训练方法上,运用知识点的实际音响对照、模仿与构唱,使学生首先获得感性认识,再结合音乐创作的时...
关键词:视唱练耳 文化属性 和声听觉 和弦 莫扎特 
和声听觉训练在高师视唱练耳课中的应用与实践
《当代音乐》2024年第6期44-46,共3页张佳琪 
在师范院校的视唱练耳课中,和声听觉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它的意义在于,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听辨音程、和弦等内容,以及参与一系列相关的音乐活动,建立多声性的思维,提升纵向听觉的认知能力,从而能够更深入地领略音乐...
关键词:和声听觉训练 高师视唱练耳 训练方法 
视唱练耳学习中的“弹”与“奏”
《钢琴艺术》2022年第10期50-53,共4页夏月 
视唱练耳是一门用来训练音乐听觉的系统课程,主要由视唱、听写、听觉分析这三个环节组成。其具体目的包括但不止于:提高视唱的能力、培养和声听觉和准确速记音乐的能力、建立并完善内心听觉的能力等。“视唱练耳”的核心是“唱”和“听...
关键词:视唱练耳 内心听觉 音乐听觉 听觉分析 钢琴键盘 和声听觉 键盘基础 三个环节 
协调感性听觉与理性认知的方法与意义——以视唱练耳教学和声听觉训练为例被引量:5
《人民音乐》2022年第10期72-75,共4页刘畅 
一、基于理性认知的感性听觉训练视唱练耳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音乐基础课程,其根本的教学目标是训练个体对于音高、节奏、和声、音色等音乐各方面的感性能力,但仅凭个体的听觉天赋加上后天的纯感性训练还远远不够。笔者在多年的视唱练耳...
关键词:教学观察 理性认知 视唱练耳教学 听觉训练 感性能力 音乐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 方法与意义 
修和声功夫,入音乐佳境
《音乐爱好者》2022年第3期63-66,共4页姚红卫 
爱乐者、习乐者音乐能力的高低,通常与自身的和声功底(包括和声技法、和声思维、和声听觉等)成正比。和声作为多声音乐的要素之一,是音乐作品中表现内容、烘托意境、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与载体。陈铭志教授曾说:“和声功夫乃需修炼,至顺...
关键词:陈铭志 爱乐者 和声技法 和声思维 音乐作品 重要技术基础 和声听觉 多声音乐 
论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和声理论教学被引量:2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123-128,共6页姜秦丰 
视唱练耳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声连接"的展开,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和声理论知识之后才能顺利进行,和声连接的听觉能力训练应视为通过听觉方式学习和声的过程。每个教学阶段的教学设计一定要统筹兼顾,知识点的讲授顺序必须合理严密...
关键词:和声连接 和声理论 视唱练耳 和声听觉 键盘和声 
和声听觉能力对于钢琴即兴伴奏学习的重要性
《休闲》2021年第16期0160-0160,共1页李青青 
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一种汇集了多种表演技巧的能力。一般来说,要具备较强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必须要具备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能力。所谓理论就是基础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所谓实践就是和声听觉能力。和声听觉能力对于增强学生的钢琴即兴伴...
关键词:和声听觉 即兴伴奏 钢琴 
基于和弦背唱的和声内心听觉教学设计及实践
《音乐教育与创作》2020年第9期13-15,共3页廖彦 
四、背唱和弦语汇公式是和弦背唱训练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和声教学中,教师一般注重四部和声写作,并不要求学生进行和弦语汇公式的背唱训练,也不刻意训练学生的和声内心听觉;传统的和声教学中,往往重视音乐元素的“自然”积累,即强调学生内...
关键词:内心听觉 音乐元素 刻意训练 和声教学 背唱 四部和声 和声听觉 和弦 
高师视唱教学的技艺训练
《音乐天地》2020年第3期38-43,共6页高宏菊 
高师视唱练耳课程是音乐专业学习的基础性学科,涉及音乐理论传授、基本技能训练和音乐艺术表现等。在视唱教学中,通常会重视音乐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忽视音乐艺术的情感表现,认为只要音准、节奏训练无误即可,事实上这只是视唱学习最基...
关键词:唱名法 和声听觉 音乐风格 音乐作品 多声部视唱 乐句划分 
多点共振 线性推进——基于“线状研修”有效性的实践陈述
《黄河之声》2019年第21期132-132,共1页周进进 
在以往传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往往追求“短平快”,重“量”而轻“质”,一学期下来,研修活动参加了一大堆,而真正的收获却很少。通过对许多一线教师的访谈发现:组织者一厢情愿、参与者冷眼旁观的“被研修”现象还是普遍存在,并没有得到...
关键词:校本研修 研修焦点 主体激活 和声听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