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翻译

作品数:76被引量:25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任东升韩南段怀清苏艳王宗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宁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翻译学的角度浅谈《圣经》翻译的本质与形式(下)
《中国天主教》2024年第6期11-14,共4页乔卞云 
(接上期)从教会的信仰角度看,“圣经”为天主向人的启示,是人在圣神感动下的成文作品。因此,从天主的启示到人的皈依、领悟、表达,再到最后的成文等已经是一个艰巨的旷世工程,那么再谈它不断地被翻译、再校译,更是一个历史奇迹。而且从...
关键词:合作作者 《圣经》翻译 天主 圣言 翻译学 开放性 圣经 人言 
清代耶稣会士贺清泰《圣经》译本源流再探——兼论其满文版、汉文版之关系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35,共35页宋刚 
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General ResearchFund)项目“Catholic Bible Translations and Biblical Litera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17615220)。
从晚明至清中叶,虽然《圣经》汉译并未成为天主教在华传教事业的首要目标,但仍有传教士在译经方面做出不懈努力,出版了一系列源于《圣经》的节译、编译文本,更有人克服罗马教廷和清廷的限制,尝试翻译整部《圣经》。近期学界较为关注清...
关键词:贺清泰 《古新圣经》 满文《圣经》 《圣经》翻译 清代天主教 
赵晓阳:《域外资源与晚清语言运动: 以<圣经>中译本为中心》
《海交史研究》2021年第1期120-126,共7页张立朋 
在学界以往有关基督教文本的学术研究中,传教士出版的著作和所创办的报刊是学界研究的重点所在,与此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已不可胜数,在此自不待言。但有关《圣经》翻译在学术层面上的研究虽说已有一些成果面世,但较为零散,且涉及...
关键词:传教士 学术层面 《圣经》翻译 中国学术界 著名汉学家 学术论文 宗教文献 学术研究 
《圣经》与现当代中国:对三本西方论著的评述
《国际汉学》2020年第S01期141-148,共8页 刘燕(译) 陈淑仪(译)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重点立项“布拉格汉学学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及其启示”(项目号:CCSIC2017-ZD01)的成果之一。
原文出处为:Marián Gálik,"A Comment On Three Western Books on the Bible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Human Affairs (Bratislava) 10.2(2000):183-193,后收入马立安·高利克(Marián Gálik, 1933-)的《翻译、影响与平行...
关键词:施约瑟 《圣经》翻译 汉学研究 文学风格 斯洛伐克 里尔克 和合本 中西文学关系 
主持人语:民族翻译与国家治理被引量:8
《民族翻译》2020年第2期5-8,共4页任东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翻译实践史书写研究》(批号:18BYY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翻译实践”作为一个框架性概念和研究体系,自2015年提出以来,为解释翻译史王朝皇权、国家政权策动、赞助、监管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或曰翻译运动及其本质和机制,提供了较强的解释力。不可否认,国家翻译实践是自古就有的历史事实,“...
关键词:国家翻译实践 《圣经》翻译 翻译史 翻译运动 最高统治者 托莱多 文化交流 查理大帝 
施约瑟《旧约全书》的翻译策略及其跨文化特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52-67,共16页刘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北京作家郑敏在海内外的译介与传播”(项目编号:17JDWXB001)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圣经》白话中译本《旧约全书》为例,总结了具有多重文化身份的"译经王子"施约瑟的《圣经》翻译策略及其跨文化特质,主要包括: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与语言特质;以易读性为导向的翻译目标;塑造诗意化的《圣经》语言风...
关键词:施约瑟 白话《圣经》翻译 可译性 跨文化交流 
《圣经》翻译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11期245-245,共1页乔珂 
《圣经》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名著,它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对西方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圣经》的大量译本不但在基督教教义的理解和推广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对西方世界语言,政治体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极其重大...
关键词:《圣经》翻译 西方文化 影响 
狄考文西学译论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18-120,共3页李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YJC740035)
美国基督教来华传教士狄考文的西学译论,包括《圣经》翻译译论和科技翻译译论两个部分;其中,《圣经》翻译译论源于其翻译标准和官话译语选择等的论述,科技翻译译论则见于其数学教材编译相关论述和科技译名标准的订立等。狄考文的西学译...
关键词:狄考文 《圣经》翻译 西学翻译 西学教育 汉语教学 
译经“四人小组”译论研究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10期56-57,共2页李东 
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晚清来华传教士西学译论史稿整理及其‘成熟史’"(项目编号:16YJC740035);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过梳理《圣经》汉译"四人小组"的译论史稿,对其中三名译者的译论进行系统分析,包括郭实腊"为‘忠’而‘雅’"的翻译标准;裨治文"七个必须"的翻译原则;麦都思"为‘雅’而‘忠’"的翻译标准。这些译论既传承了"二马"的《圣经》译论,也...
关键词:译经“四人小组” 《圣经》翻译 郭实腊 裨治文 麦都思 
《圣经》翻译中的教权主义
《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4期136-140,共5页苏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清翻译界的国民性思潮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5BYY022)的阶段性成果
词源学考察和宗教史回顾表明,教权主义在基督教发展过程中人为形成,并无《圣经》的文本依据,教会也非一开始就禁止平信徒接触《圣经》。为独揽翻译权,罗马教会禁止平信徒阅读、阐释和翻译《圣经》,推崇烦琐经院哲学,并与新教译者就《圣...
关键词:教权主义 《圣经》 翻译 教士 平信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