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

作品数:368被引量:7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汉清赵黎英周宗旭张斌高蓓更多>>
相关机构:如皋市教师进修学校三峡大学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语文教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低年级古诗朗读的“可视化”导
《小学语文教师》2024年第5期71-71,共1页黄小妍 
夸张是古诗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其中借助“百、千、万”等数字的数字夸张是常见的一种形式。低段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古诗运用了数字夸张的形式,如《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江雪》...
关键词:《江雪》 夜宿山寺 低段语文 千山鸟飞绝 《咏柳》 《望庐山瀑布》 《赠汪伦》 古诗朗读 
两对比 品真味——从《黄山奇石》新旧版教科书对比中品语文味
《小学语文教师》2017年第12期45-46,共2页吕虹 
《黄山奇石》原来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统编教材将此篇课文安排在了二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人教版第一单元学习主题为“秋天的图画”,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主题为“祖国山水”,编排了《望庐山瀑布》《...
关键词:《黄山奇石》 语文味 教科书 对比 二年级上册 《望庐山瀑布》 统编教材 《登鹳雀楼》 
李白把瀑布比作什么
《小学语文教师》2011年第3期65-65,共1页令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是《望庐山瀑布》,与教材配套的《课堂作业》第四题为填空题:李白把瀑布比作( )。
关键词:《望庐山瀑布》 李白 《古诗两首》 二年级下册 课堂作业 人教版 填空题 教材 
词不醉人人自醉——《如梦令》课堂实录及辩课
《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9期36-41,共6页吴建英 
吟诵比较,了解词之特点 师:听说同学们特别喜欢吟诵古诗。吴老师出示画面,你们根据画面联想古诗,看谁联想得快?有个友情提醒:吟诵时,必须把古诗的味道吟出来!(出示《山行》《望庐山瀑布》《峨眉山月歌》等古诗画面,学生兴致...
关键词:《如梦令》 课堂实录 《峨眉山月歌》 《望庐山瀑布》 《山行》 吟诵 古诗 画面 
别把“钻石”当“土疙瘩”—人教版第4册第17课《望庐山瀑布》
《小学语文教师》2009年第9期8-8,共1页
《望庐山瀑布》,李白写的,这是“金子”,甚至比“金子”还贵重,是“钻石”,是“经典中的经典”!但是很遗憾,这首诗被不少老师当作“土疙瘩”在教了。曾经听老师上这首诗,让学生想一想,李白到底是站在哪个地方看瀑布的。然后呢...
关键词:《望庐山瀑布》 钻石 人教版 李白 金子 老师 学生 
“紫烟”,紫烟乎?
《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3期31-32,共2页赵黎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李白所作《望庐山瀑布》中的千古名句。笔者发现,每当教这首诗时.学生总会针对“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提出相同的问题:“什么是紫烟?”而几乎大多数老师都这样回答:紫烟就是紫色的云霞(...
关键词:《望庐山瀑布》 香炉 日照 名句 学生 老师 
这个“疑”字作何解释
《小学语文教师》2007年第12期115-115,共1页孙志仙 
在执教《望庐山瀑布》(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一课时,遇到一个难题,就是“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作何解。查阅资料以及问同事,有的解释为“怀疑”,有的解释为“好像”,不知何种解释更符合此诗的原意?
关键词:《望庐山瀑布》 查阅资料 第七册 六年制 人教版 执教 
古诗教学中的“比”
《小学语文教师》2007年第3期120-121,共2页郑亚君 
一、“替换”比 诗词中有些字诃的运用十分精妙,即使是用意义最接近的词去替换也难以达到原有效果。但是替换字词,进行比较,有助于领会词语运用的准确巧妙。下面是笔者教学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下)《望庐山瀑布》一诗时的教学环节——
关键词:古诗教学 《望庐山瀑布》 词语运用 教学环节 二年级 用意 字词 
“生”与“升”引出的精彩
《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第7期93-93,共1页翟兆霞 
[案例]《望庐山瀑布》教学片断生:老师,这首诗第一句话中的“生”用错了,应该是“升”字才对。师:你很善于发现问题,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烟雾向上升应该是“升”才对呀。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看法吗?生:这里是说瀑布很高,...
关键词:《望庐山瀑布》 教学片断 小学 语文 课程改革 
九天与“九天”
《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第7期96-99,共4页吴利青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著名的写景诗,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千古名句。为了让学生能通过反复诵读,了解诗句的意思,我在导入新课后,设计了下面的问题:“下面请小朋友们边读古诗边欣赏插图,再动动脑筋,想一想,...
关键词:《望庐山瀑布》 小学 语文 古诗教学 新课导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