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作品数:216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蒯威王震亚王崧舟李桂芳施茂枝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杭州市拱宸桥小学学研究院永济市教育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轻叩春之门——二下第一单元《古诗两首》《找春天》整体教学
《小学教学设计》2024年第1期64-68,共5页王开玲 
【设计思路】统编二下第一单元围绕“春天”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体裁各异,有古诗、散文,还有童话故事,表现了早春时节的美景美事,尽显春天的美好。前两篇课文《古诗两首》《找春天》,虽然体裁不同,但是都侧重于对春景的描写。
关键词:第一单元 早春时节 整体教学 童话故事 课文 设计思路 体裁 《找春天》 
小学语文课堂中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以三上《古诗两首》教学为例
《进展》2020年第16期77-78,共2页陶正勇 
在提高学生国学素养下,小学古诗词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6古诗两首》课例反思为切入点。探讨了课程设计推行主题阅读,教学方式践行“翻转课堂”的“让学”理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 课程教学整合 学科核心素养 
依托背景想象 品味古诗意境——《古诗两首》教学建议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9年第6期43-44,共2页李桂芳 
《古诗两首》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两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涉及古代节日——乞巧节以及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乞巧》体现了少女们乞求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和过节时人们的喜悦之...
关键词:教学建议 嫦娥奔月 《古诗两首》 乞巧节 李商隐 神话故事 写作背景 
学有所得:古诗教学的必要追求——《古诗两首》课堂实录及评析
《小学教学(语文版)》2019年第6期38-40,共3页郭韵 唐有泉 
一读诗,展示诗句画面师: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写儿童的诗,可谓妙趣横生、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这样的诗——《池上》《小儿垂钓》。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并猜一猜古诗可能写什么?生:'池上'就是池塘边,这首诗可能写儿童在池塘...
关键词:古诗教学 《古诗两首》 孔融让梨 
古诗教学“四策略”——以三上《古诗两首》教学为例
《进展》2019年第6期74-75,共2页张朝娟 
本文是在我校开展的市级课题“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花韵’生态课堂模式研究”和“国学素养下小学古诗文的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的实践课堂——古诗教学三年级上册《16 古诗两首》课例的反思。课程设计推行主题阅读,教学方式...
关键词:古诗文 课程整合 让学 比较教学 
紧扣诗眼,引导儿童感悟古诗意蕴之妙——《古诗两首》引发挑战性思维的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9年第6期24-25,共2页丁劲松 
2011年扬中市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笔者执教《古诗两首》获广泛好评。2019年笔者参加扬中语文教师优质课评比仍然执教此课,但教学设计完全不同,渗透了挑战性学习思想的古诗教学收获颇丰。下面,笔者将结合本课古诗教学的设计和实践过程进行...
关键词:《古诗两首》 挑战性 教学反思 诗眼 思维 诗意 感悟 儿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实录与评析
《广西教育》2018年第44期66-69,共4页黄璟 黄桂香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第十册第24课《古诗两首》之一,教师的教学从学生出发,在读诗题、明诗意、品诗境、悟诗情等环节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一、解诗题师:同学们,很多来我们学校听课的老师都...
关键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实录 《古诗两首》 语文教材 阅读能力 第十册 苏教版 铃声 
硬笔书法《古诗两首》
《全国优秀作文选(小学中高年级)》2018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宋佳宣 
说说《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8年第10期50-51,共2页余映潮 
本课两首古诗都抒发了诗人在秋日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夜书所见》写的是诗人客游在外生活中的一瞬,写的是生活小景。这首诗在结构上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写所听所感。先有“江上秋风”;它点出了时令、地点,因“秋风”而有“...
关键词:《古诗两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 “秋风” “明” 思念 诗人 生活 
用爱呵护 静待花开——记保定市涞水县涞水小学教师许荣华
《河北教育(教学版)》2018年第9期42-43,共2页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是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所做。这首诗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时、一处之景,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
关键词:《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两首》 教学思考 小学教师 涞水县 保定市 呵护 入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