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课程》

作品数:20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艳玲邱磊徐玉珍刘昕张兰香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宁波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好日子》《教育文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经验:儿童与课程之间的桥梁——读《儿童与课程》
《文教资料》2024年第17期121-123,127,共4页王萍阳 
杜威的《儿童与课程》一书清晰地阐述了儿童和课程之间以经验进行连接的关系。由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对《儿童与课程》一书中“经验”一词的认识:经验与经验的增长、逻辑的经验和心理的经验、科学家眼中的经验和教师眼中的经验...
关键词:《儿童与课程》 经验 杜威 课堂教学 
当儿童站在自然里——“大自然+”情境微课程实践手记
《师道(人文)》2024年第4期22-24,共3页吴鸽 
20世纪初,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指出:“作为教师,他考虑的是怎样使教材变成经验的一部分,他自己的教材知识怎样可以帮助解释儿童的需要和行动,并确定儿童应处的环境,以便使他的成长获得适当的指导。”[1]杜威强调了教师的课程主体意识...
关键词:教材知识 杜威 课程主体 情境微课 手记 大自然 《儿童与课程》 儿童 
儿童经验与未来:基于杜威《儿童与课程》的解读
《基础教育研究》2023年第16期94-96,共3页鲜雪梅 
《儿童与课程》是杜威将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后创作的教育名篇。《儿童与课程》打破传统世人对杜威儿童中心论者的看法,对儿童与课程、儿童与教师以及教材提出了新的认识,打破传统的二元分裂论。当下幼儿园课程改革应当关注儿童生活经...
关键词:《儿童与课程》 杜威 儿童经验 
联系才是中心——基于杜威《儿童与课程》的思考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49-53,共5页孙蕊 
教育的每一次变革与突破都建立在我们对旧的教育观念的再认识、再改造和再重构上。在《儿童与课程》中,杜威批判新教育和旧教育非此即彼的教育主张将儿童与课程分离,主张“联系中心”,即以儿童心理活动为基础,为教育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关键词:杜威 儿童与课程 儿童心理 社会发展 教育改革 
对杜威《儿童与课程》的再认识
《文学教育》2022年第9期138-140,共3页张雨欣 
《儿童与课程》是现代教育学名著,本文对其进行再解读。杜威并非“儿童中心论者”,而是倡导经验生长的整体论者,他的思想里处处流露出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的意味。儿童自身经验体系不断生长,在使得抽象的知识恢复其原有情景的心理化教材的...
关键词:《儿童与课程》 经验 杜威 
从《儿童与课程》看新课程改革
《好日子》2020年第29期9-9,共1页许婷 
胡克在导言里指出,杜威的《儿童与课程》连同他的教育论题上的许多文章“具有时代影响”。我认为杜威的这种思想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他所在的时代,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及意义。现在我国正在处于新课程改革时期,部编版新...
关键词:课程 改革 导言 
搭建通往儿童世界的桥梁,走出“课程中心”的困惑——基于杜威《儿童与课程》中的思考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27期293-293,共1页朱锐 
杜威对儿童认识的革新为其经验理论及课程观奠定基础。“教材心理化”的提出为课程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这两者对立观点找到平衡栖息。本文主要通过对《儿童与课程》的思考围绕教育者应该了解儿童的发展需要、选取贴近儿童生活的经验内容...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 儿童经验 
杜威《儿童与课程》中的教育哲学问题探析被引量:11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67-74,共8页蒋雅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类一般课题"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研究"(项目批准号:BAA140011)的研究成果之一;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4SJB114)的阶段性成果
杜威在其《儿童与课程》中,将其教育哲学落实于课程理论。杜威认为,儿童的生长需要是教育的出发点,儿童的心理规律是课程的依据,儿童的主动活动是课程实施的方法,儿童经验的增长是课程的最终目标,所以教育的各种措施都应围绕儿童这个中...
关键词:杜威 《儿童与课程》 教育哲学 儿童中心 
杜威实用教育理论在差生教育中的运用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年第8期21-21,共1页王霞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的...
关键词:差生教育 教育理论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实用主义哲学 《儿童与课程》 教育运动 进步主义 
多媒体教学下的“趣味”课堂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9期280-280,共1页姚亚辉 
精心设计的教案,精美的课件,激情地讲解,而孩子们却自顾地玩起来:翻书的、说话的、做小动作的,这是我曾经遇到的,可能也是大家正在遭遇的状况。真的,很痛苦。记得,有一位老师,我的同事,对我说,面对乱哄哄的课堂,我真想哭!...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课堂 “趣味” 《儿童与课程》 精心设计 有意注意 教育过程 学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