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球问题

作品数:33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熊惠民胡兴平刘正勇汪和平徐金友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泗阳县致远中学枣阳市第二中学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数学教学》《科技资讯》《高中数学教与学》《中学数学教学》更多>>
相关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球”问题纵横谈
《中学数学》2023年第15期66-67,共2页苏同安 
对于数学问题,不能仅满足于会做或是用了几种方法解出;对于课堂教学容量也不能只是用“题量”或内容的多少,甚至是交流的多少来体现.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注重过程的基础上产生了多少有价值的“思维量”,是否进行了或“追根求源”或“...
关键词:注重过程 题量 几种方法 探究活动 追根求源 课堂教学 思考和探究 思维量 
递推在计数问题中的应用
《中学生数学》2021年第7期21-22,共2页朱朋 
高中所研究的计数问题多数是以具体数字的形式呈现的,熟练解决这些问题,是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重心和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如果把一些经典问题一般化,更能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发现处理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1传球问题例1甲、乙、丙、丁四人相...
关键词:计数问题 一般化 形式呈现 高中 传球问题 立足点 
递归数列在计数中的应用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年第25期50-51,共2页周天明 
从课本两个例子出发,探究如何将计数问题化归为数列问题,通过递推关系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或数列中的某一项.
关键词:递归数列 染色问题 传球问题 
传球问题概率的规律探究
《初中生天地》2017年第33期34-36,共3页王锋 
例1甲、乙、丙3人间相互传球,假设他们相互间传球是等可能的,并且由甲开始传球.(1)经过2次传球后,球仍回到甲手中的概率是多少?经过3次传球后呢?(2)探索:经过4次传球后,球传到甲、乙、丙3人手中的概率各是多少?(3)猜想:经过n次传球后,...
关键词:树状图 
三类传球问题的对应解法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上半月)》2017年第11期14-16,共3页陈欣 胡典顺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TPACK视角下卓越教师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DHA150287)
传球问题是排列组合中的经典名题,在许多中学数学刊物中,有关传球问题的研究多数仅限于对传球方式不加限制的情况.对此,笔者做了进一步思索,举一反三,对传球方式加以限定,得到了三类传球问题,并通过建立一一对应的数学模型,将...
关键词:传球问题 一一对应 解法 传球方式 排列组合 中学数学 举一反三 数学模型 
传球问题中的排列与数列
《数学通讯(学生阅读)》2015年第4期42-43,共2页张新 
问题 四人进行篮球传接球练习,要求每人接球后再传给别人.开始由甲发球,并作为第一次传球,若第五次传球后,球又回到甲手中,则共有多少种传球方式?
关键词:传球问题 数列 排列 传球方式 传接球 
对排列组合中一类传球问题的研究
《科技资讯》2013年第14期171-172,共2页刘坤成 
排列组合问题是学生最害怕的问题之一,本文着重研究了一类传球问题的解法,总结出了这类问题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排列组合 传球问题 研究 
传球问题的对应解法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2012年第2期33-34,共2页熊惠民 
计数本质上是求一个有限集所包含元素的个数.数学求解问题的基本模式是通过化归间接得到结果,具体到这里而言,我们可以将一个集合的计数问题转化为另一个集合的计数问题,而这通常是通过在两集合间建立合适的对应关系来实现的.所以...
关键词:计数问题 解法 传球 求解问题 问题转化 对应关系 有限集 集合 
一类传球问题的另类解法
《中学数学教学》2011年第6期36-37,共2页陈鹏 
有这么一道题:甲、乙、丙三人相互传球,由甲开始,经5次传球,仍回到甲手中的概率为多少? 这道题应该说难度不大,甚至可以用枚举法数出所有回到甲手中的情况,然后再除以总情况2^5,即为结果.但如果次数为n时,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关键词:传球问题 解法 枚举法 
对“传球”问题的推广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1年第8期48-48,共1页孙辉 
拜读了文[1]龚老师的“传球”问题的三种解法一文后,笔者很受启发.下面笔者将“传球”问题进行推广,得到一般性的问题及其解法.
关键词:传球 推广 解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