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刚

作品数:12被引量:4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厌氧消化热水解固体有机物流动性屈服应力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环境科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现代作家审美取向的文本解析--以《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为例
《语文教学通讯》2024年第33期44-46,共3页周刚 
浙江省教科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指向‘学思辩达’的高中语文课堂学习评价探索”(课题编号:2023SB085)阶段性成果。
研究聚焦于现代作家郁达夫和朱自清在《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中所体现的审美取向。通过细致的文本解析,揭示了作家如何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融入自然景观的描写之中,并探讨了这些描写如何反映出作家的审美倾向及民族审美心理。梳理...
关键词:现代作家 审美取向 情景交融 
学习境脉: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教学变革的支点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0期30-34,共5页周刚 孙礼 
浙江省教科规划2021年度课题“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探索”(2022SC192);北师大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2022年度课题“指向学业质量的高中语文课堂学习评价探索”(BNU-NZ-202256);浙江省教科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指向‘学思辩达’的高中语文课堂学习评价探索”(课题编号:2023SB085)阶段性成果。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转变和改革,强调思维能力培养而非单纯知识传授。高中语文教学变革植入学习境脉理念,需要对知识,环境、经验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学习和思维活动场域有清晰的认知。以学习境脉为支点,旨在激发学生主体性,引导他们参与学习...
关键词:学习境脉 素养导向 思维迁移 教学变革 
高中语文单元视域下的群文教学设计——以《促织》《变形记》群文教学为例被引量:1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23期73-75,共3页周刚 李巧云 
浙江省2019年教科规划重点课题“新课标指引下高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探索”(课题编号:SB2021077);台州市2022年教科规划课题“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类单元设计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TG22007)阶段性成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凸显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目标,引发了传统教学设计的变革,教学设计从设计一个知识点或课时转变为设计一个大单元。群文教学则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设计中知识点分散与割裂的缺点,更好...
关键词:群文教学 语文课堂 《促织》 语言建构 《变形记》 整合学科 核心素养培育 传统教学设计 
我觉得文言词汇很有味道,但又没能力通篇用文言文写文章,想在写作文的时候穿插使用几个文言词汇可以吗? 会不会被认为是半文不白?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2020年第6期47-47,共1页周刚 
"墨伦"同学发来邮件提问文言词汇典雅庄重,古色古香,相比白话文更为简洁凝练,在写作时如能恰当地运用,能够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升文章的审美含量和文化内涵。但是,生搬硬套、一味堆砌词藻、滥用不贴切的典故是不合适的,这样就...
关键词:文言文 写作文 白话文 文化内涵 写文章 
埋伏笔和做铺垫有什么区别? 要怎么区分?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2020年第6期47-47,共1页周刚 
"阿多"同学发来邮件提问埋伏笔,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利用前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物,对后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出某种提示或暗示,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伏笔可以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和心理等细节描写。
关键词:后文 文学作品 细节描写 铺垫 
写论述文,一定要有分论点吗?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2020年第6期46-46,共1页周刚 
"梨小涯"同学发来邮件提问分论点,是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分析的若干观点,它从属于中心论点,为中心论点服务。设立分论点的过程,就是思维推进的过程。当然,从理论上来讲,论述文写作的思路多种多样,通篇...
关键词:中心论点 分论点 论述文写作 不同层次 思维推进 不同侧面 高考 
释疑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2020年第5期46-47,共2页周刚 金炜 陆琼 
答疑: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周刚"梨小涯"同学发来邮件提问比较、对比、衬托、烘托,这些手法究竟有什么差别?我总是分不清。"比较"和"对比"都是将同类型但存在差异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关键词:高级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 对照比较 衬托 烘托 存在差异 
黄宗羲的“学校”观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2020年第2期20-22,共3页周刚 
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关注教育,尤其重视学校建设,认为"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在其代表作《明夷待访录》中,就专列"学校"一节深加讨论。他对以科举为轴心的学校教育非常不满,痛斥之为名利争夺场。黄宗羲所理想的学校,是超越功...
关键词:黄宗羲 思想解放 科举取士 
释疑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2019年第10期46-47,共2页周刚 汪传锋 
开化中学某同学提问鲁迅的文章都很难读懂,比如《拿来主义》。读了对我们的议论文写作有何帮助呢?鲁迅的文章有着强大的理性力量,幽默而深刻,但是同学们不易理解。《拿来主义》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是一篇经典的议论文。
关键词:《丹柯》 闭关主义 
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方式的华丽转变——对姜志超群文阅读课“刘亮程的乡村哲学”的讨论被引量:1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9年第1期82-87,共6页郭吉成 徐成辉 孙元菁 周刚 蔡灵智 洪方煜 
引言:群文阅读是一种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个课时)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阅读的一种阅读方式。它正以一种积极的姿态走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群文阅读将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形式、新的实践、新的探索和新的思考。群文阅读课堂教学...
关键词:阅读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方式 刘亮程 哲学 乡村 高中语文教学 华丽 语文课堂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