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作品数:9被引量:2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教师教学责任有效教学德性生活特征提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教育发展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当代教育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毛泽东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当代经济研究》2024年第11期79-87,共9页李倩 魏书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19VSZ092)。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探索中逐步总结和形成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思想,其核心内容包括产业综合平衡、区域综合平衡、积累与消费平衡,这些平衡是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总体平衡、是积累和消费的动态平衡、是非对抗性...
关键词:毛泽东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思想 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要求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年第8期13-16,共4页李倩 魏书胜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赓续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理念和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应对世情变化中萌生、在适应国情变化中发展、在把握党情新变化中不断深化...
关键词:习近平 以人民为中心 生成逻辑 实践要求 
回归教学原点:意涵及可能被引量:1
《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6期10-13,共4页李倩 刘万海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新课程下德性教学的理论深化与创新机制研究"的成果之一
回归教学原点是近几年来教学理论与实践界热议的论题,但对于该论题的真正内涵,及其变革实践的复杂性问题普遍关注不够。本文力求通过"反教学现象"的分析,揭示教学原点的本原内涵,进而以文化传统的影响来关照实践的可能性与限度,从而也...
关键词:教学原点 反教学现象 个体精神自由 文化传统 
“有效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责任
《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12期58-62,共5页刘万海 李倩 
本文系张华教授主持的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重建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
“有效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由于研究方法论的先天不足,加剧了当代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的悖论。兼顾有效性与责任是未来“有效教学”变革的方向,而教师的教学责任担当又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的教学责任体现为...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师 教学责任 
“有效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责任被引量:15
《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5期55-59,共5页刘万海 李倩 
张华教授主持的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重建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
"有效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由于研究方法论的先天不足,加剧了当代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的悖论。兼顾有效性与责任是未来"有效教学"变革的方向,而教师的教学责任担当又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的教学责任体现为两种不同形式...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师 教学责任 
教师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文化重建的思路被引量:7
《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8期75-79,共5页刘万海 李倩 
当前的教师教育改革从知识技能结构、专业生活方式、专业意识及价值体认等层面为教师文化重建提供了一种实践逻辑。教师文化重建应该是基于既有传统的渐进性变革,并且以改造自我主义文化为基点,积极创建一种学习型教师文化。其中,加强...
关键词:教师教育改革 教师文化 重建 自我主义文化 学习型文化 
德性生活: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现实样式被引量:2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年第3期7-10,59,共5页刘万海 李倩 
近年来学者们所倡导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更多的只是表达了应然的回归趋向,至于教学所回归的生活的现实样式则缺乏探讨。自古以来的人类教学关联着无数的可能生活,但在特定历史时期决定人的发展的只能是某种现实生活。当前教学所指向的现...
关键词:教学 现实生活 可能生活 德性生活 
试论当代教学伦理研究路向的转换被引量:2
《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2期14-18,共5页刘万海 李倩 
当代教学伦理研究的一大显著成果可谓规范伦理的强势与细化,然而在教学实践的拷问下.既有的规范伦理思路却陷入贫弱的尴尬境地。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规范伦理"就低不就高"的理论假设高估了人的本性。相比之下,儒家力倡的德性伦...
关键词:当代教学伦理研究 规范伦理 德性伦理 德性生活 课堂教学 
课程知识观重建:默会认识论的启示被引量: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第1期35-39,共5页刘万海 李倩 
课程知识观是课程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也是常规课程范式的重要构件。重建课程知识观的努力关键在于确立新的逻辑起点并得到相应知识理论关照。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一方面帮助人们进一步认清了传统课程知识观的局限,另一方面也为课程知识...
关键词:课程 知识观 默会认识论 唯科学主义知识观 “知一在”互融的知识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