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作品数:9被引量:3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枸杞泡腾片大枣蒲公英介导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化工研究》《卫生职业教育》《现代食品》《国外畜牧学(猪与禽)》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不同风味人参果软罐头及低糖罐液的研制被引量:2
《现代食品》2022年第13期72-75,共4页康红霞 张永星 王艺璇 李娟 
本试验以蔗糖、木糖醇、蜂蜜和甜蜜素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低糖武威人参果软罐头罐液的最佳配方。此外,本试验还选择草莓、柠檬、黄瓜作为辅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制作不同风味武威人参果软罐头。结果表明,低糖武威...
关键词:人参果 软罐头 不同风味 低糖罐液 
即食蒲公英榨菜加工工艺研究
《食品安全导刊》2022年第20期144-147,共4页康红霞 冯金瑞 李娟 雷娟 姚兴海 
2021年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院列科研项目(GMY202108);甘肃省教育厅2022年教育科技创新科研项目(2022B-381)。
本研究以武威地区野生蒲公英为原料,经过清拣、烫漂、冷却、保脆护色和脱水拌料等工艺,以产品感官评分为评价标准,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即食蒲公英榨菜调味料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即食蒲公英榨菜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辣椒油、食盐...
关键词:蒲公英 即食 加工工艺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说课设计被引量:2
《卫生职业教育》2019年第22期94-97,共4页张瑾 余彦国 王嘉驿 李娟 
根据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科学系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的教学要求和目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对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进行说课设计。根据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关键词: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 说课设计 食品营养与检验 食品科学 
基于工作任务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5
《农产品加工》2019年第12期115-117,共3页张瑾 余彦国 冯金瑞 王嘉驿 李娟 
主要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存在的不足,从授课内容的选取、教学实践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的设计等方面提出改革思路。研究表明,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实践方法、过程和综合结合的课程考...
关键词:工作任务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 课程内容 教学实践 
保健型果汁饮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被引量:7
《农业与技术》2018年第20期248-248,共1页李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饮料产品提出更高要求。现阶段,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保健型果汁饮料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认可。果汁类饮品属于绿色天然产品,品种越来越多,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关键词:保健型 果汁饮料 发展现状 前景 
大枣枸杞泡腾片固体饮料的研制及其质量控制被引量:8
《食品安全导刊》2018年第7期68-71,共4页余彦国 张瑾 王福厚 李娟 冯金瑞 
本实验目的是以大枣、枸杞为主要原料研制泡腾片固体饮料,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多因素正交试验筛选辅料及主辅料配方,通过考察所制固体饮料的硬度、发泡量、崩解时间、pH等指标评价其质量。结果表明,可通过辅料选择...
关键词:大枣 枸杞 泡腾片 质量控制 
大枣枸杞泡腾片固体饮料的研制被引量:5
《当代化工研究》2018年第5期166-167,共2页张瑾 余彦国 王福厚 李娟 王嘉驿 
以大枣、枸杞为主要原料,以碳酸钠、碳酸氢钠、柠檬酸、酒石酸、甘露醇、可溶性淀粉、糊精、硬脂酸镁、阿斯巴甜等为辅料,研制泡腾片固体饮料。
关键词:大枣 枸杞 泡腾片 固体饮料 
ATP生物发光技术在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5年第5期89-90,共2页王福厚 张士珍 李娟 
ATP生物发光法是一种快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可实时检测等优点。本文就ATP生物发光法的检测原理、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ATP生物发光法的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ATP生物发光法 微生物 快速检测 应用 
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检测沙门氏菌被引量:8
《中国动物检疫》2011年第5期44-46,共3页王福厚 张进隆 刘根新 张瑾 冯金瑞 娄志波 姚兴海 李娟 霍贵成 
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沙门氏菌的LAMP方法。根据沙门氏菌invA基因设计了引物,然后进行LAMP反应条件的优化、特异性试验,通过LAMP与PCR灵敏度的试验与实际样品进行检出率的比较。LAMP方法特异性好,最佳反应温度为63℃,只对沙门氏...
关键词:沙门氏菌 invA 环介导恒温扩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