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久华

作品数:22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昆山市教育局更多>>
发文主题:《经济生活》公共精神思想品德教学哲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上海教育科研》《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初高中《读本》教学一体化的“同心圆·共振点·组合拳”
《教育界》2025年第3期14-16,共3页洪敏 殷久华 邹开凤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高中教学一体化研究”(批准号:D/2021/02/196)的研究成果。
有效推进《读本》教学一体化,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的教学实践在教学目标、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容易出现简单重复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一问题,促进初高中《读本》教学的一体贯通和螺旋上升,需...
关键词:初高中思政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读本》教学 教学一体化 
《法律与生活》教学要以“法”说法——以“夫妻地位平等”为例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年第41期29-31,共3页殷久华 
《法律与生活》教材内容专业性强。在教学中,教师存在一知半解、照本宣科等问题,导致课堂沉闷,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在学习中,学生法律知识前后脱节、口语化表达问题突出;在实践中,学生不会分析案例,更不会灵活运用知识。因此,《法律与生...
关键词:法律概念 法律体系 法治素养 民法典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应力求返璞归真被引量:8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年第2期6-9,共4页殷久华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应贴近社会实际,具有时代气息,学科特色鲜明。然而,在大量引入课外材料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情境的运用、师生的互动、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缺失,教学少了"真知识",材料少了"真情境",课堂少了"真互动",教师...
关键词:教学设计 真知 真境 真情 真诚 
运用心理学理论提升中学生公共参与能力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年第12期45-48,共4页殷久华 
公共参与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公共参与,重在践行,而现实教学中,公共参与活动开展得并不顺利,在团队合作、目标设定、激励机制和自我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走进人大·致敬宪法"的学生活动,恰当运用心理学社...
关键词:公共参与 心理学理论 思想政治 
初高中同一内容的不同教学定位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年第12期20-22,共3页殷久华 
了解初高中政治学科教材的教师,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些教学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重复出现,如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党的领导、中华民族精神等。初看,知识点呈现基本一致,但实际上,教材内...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定位 同一 基本经济制度 思想政治教材 中华民族精神 《经济生活》 权利与义务 
用辩证思维引领学生学会学习
《复印报刊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学科教与学)》2017年第12期61-63,共3页殷久华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中贯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会学习”这一要求,在内容设计和价值引领时渗透着哲学矛盾观思维。通过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让学生认识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学习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哲学矛盾观 核心素养 学会学习 
用辩证思维引领学生学会学习
《中小学德育》2017年第9期50-53,共4页殷久华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中贯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会学习"这一要求,在内容设计和价值引领时渗透着哲学矛盾观思维。通过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让学生认识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学习的苦...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哲学矛盾观 核心素养 学会学习 
思想品德(政治)课中的法律教育
《中小学德育》2014年第7期27-29,共3页殷久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目标,这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法律教育中提出的"有公共精神"的要求不谋而合。围绕法律教育三个模块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社会、权利与义务、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法律教育 公共精神 公共意识 公民意识 公德意识 
公开课“冷场”的心理视角透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年第12期33-35,共3页殷久华 
公开课往往是一个区域、学校或学科领域较高教学水平展示的代名词,不同于常态课的是,大量的资源信手拈来,丰富的环节环环相扣,新颖的问题处处设疑,不停的讨论彰显学生主体,一节课听下来让师生感受很多新的理念。赞美时,风生水起...
关键词:公开课 心理视角 透析 冷场 教学水平 学生主体 代名词 常态课 
中学生理想教育中公共精神的培养被引量:2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年第12期17-19,共3页殷久华 
中学生理想教育和公共精神的培养关乎国家兴衰和民族的未来。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将“有理想”放在“四有”的首位和合格公民培养的重要位置,并第一次提出了树立“公共精神”。中学生理想教育与公共精神的培养相结合,这也与目前国家提...
关键词:公共精神 理想教育 中学生 培养 国家兴衰 合格公民 “四有” 思想品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