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道平

作品数:22被引量:4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抗衰老素质教育人文早衰药理实验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参考》《山东教育》《中国成人教育》《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师院校医学遗传学选修金课建设的思路与实践
《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第18期140-143,共4页邵群 王淑芳 曹道平 
2018年度山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面上项目“基于提高学生兴趣的医学遗传学教学体系的构建及优化”(2018M42)。
医学遗传学是遗传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但在高等师范院校生命科学学院作为选修课的情况并不多见,课程建设也没有很好的经验可供借鉴。从学生学习及考研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三年的开课实践,从课程内...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 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 金课 
美国历史上最不寻常的一堂生物学课
《生物学教学》2016年第1期79-80,共2页吕贝贝 曹道平 
本文论述了美国历史上最不寻常的一堂生物学课,反诘了当今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倾向,进而彰显生物学科的科学与人文价值。
关键词:进化论 生物学课 科学与人文价值 
生物教材模块的系统化设计与分析被引量:1
《教育参考》2015年第5期95-98,共4页曹道平 
本文以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基本准则,以易教易学、易融易通以及宜知、宜能、宜情为基本研究目的,以系统、逻辑思维和生物与人文融合思维为基本研究方式,设计出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结构与功能》《人体解剖生理与卫生》《生命...
关键词:生物教材 教材模块 教材模块系统化设计 系统与逻辑思维 生物与人文融合思维 
谈苏霍姆林斯基的天才生物学教师之说被引量:1
《生物学教学》2013年第12期79-79,共1页曹道平 赵婷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中这样说:“如果学校里新来一位有天才的生物学教师,那末你等着瞧,两年之后就会出现成十个禀赋高强的少年生物学家,他们爱上了植物,在学校园地上入迷地进行试验...
关键词:生物学教师 天才 生物学家 教育家 前苏联 植物 
生物教育人文论之我见——兼评杨守菊的《生物教育人文论》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年第3期95-96,共2页曹道平 
在这里,生物教育人文论有两层涵义:一层是作为课程,一层是作为专著。作为课程,由我开设;作为专著,由山东省东营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教研员、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首届齐鲁名师杨守菊老师撰写。两者本没有关联,...
关键词:生物教育 人文 独立课程 硕士研究生 教学效果 中学教师 科学研究院 教学参考书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有效教学设计研究被引量:42
《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5期16-19,共4页汪明 曹道平 
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专项课题"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验研究"(项目编号:2009IM010300)阶段性研究成果
有效教学设计应基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设法降低外在、内在认知负荷,同时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在教学设计时,可以采用自由目标策略、关联信息捆绑策略、一步到位策略与多通道策略降低外在认知负荷;采用任务先"分"后"整"逐步呈现策略与任务...
关键词:外在认知负荷 内在认知负荷 相关认知负荷 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汉字巧解有学问被引量:1
《山东教育》2010年第7期21-21,共1页曹道平 
三年前,邓毅富先生写了篇《汉字新解》说:“……坏,不土便坏。土者,本也,忘本了;污,总有一颗吃亏不平衡的心,又身在油水旁,焉有不贪的道理;名,靠着口来宣传就有名了,
关键词:汉字 学问 巧解 不平衡 
从“一分为三”看生物到“一分为三”看人与社会
《素质教育大参考》2007年第08A期10-11,共2页曹道平 
生物是“一分为三”的,无论是从宏观上看,还是从中观、微观上看,结果是一致的:从宏观上看,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作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类。前者,生产者;中者,消费者;后者,分解者。三者没有绝对谁强谁弱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均势...
关键词:“一分为三” 微生物 人与社会 生态系统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宏观 
生物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物学教学》2004年第8期37-39,共3页单德臣 王俄叶 曹道平 
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不是粉笔加黑板或教师口头传授、电脑模拟所能替代的,无论是知识的获得、技能的训练,还是智能的发展、人格的养成,生物学实...
关键词:生物学 实验教学 学生 知识学习 中学 技能训练 
学会中庸
《素质教育大参考》2003年第2期19-21,共3页曹道平 单德臣 
中庸,由孔子提出,意思与极端相悖。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孔子的中庸观点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历史上,由于受'左'倾思潮的影响,中庸观点曾饱受批判,认为它能导人消极、保守、无为、圆滑...
关键词:中庸思想 爱国主义精神 读书方法 素质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