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华

作品数:9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文化移情跨文化交际移情高校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忻州师范学院学报》《黑龙江高教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文学作品的翻译应传达原作的异域风格被引量:2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118-120,共3页赵桂华 
本文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文学作品的翻译应以异化译法为核心。即译文要尽量传译原文的异域民族特色,原作者的异常写作风格,原著的异语文体形式等“异质因素”,才能更忠实地再现原作品的思想内容。
关键词:文学翻译 异质因素 文化特色 语言风格 
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障碍及其克服被引量:27
《学术交流》2006年第3期167-169,共3页赵桂华 
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双方使用的语言不同、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思维的方式和表达习惯也不尽相同,因而常常导致移情的失败,以至于不能达到有效交际。鉴于此,要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克服从自身文化的角度与解读他人言语与...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移情 文化移情 移情障碍 
语境中的文化因素与英汉翻译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9-112,共4页赵桂华 
文化差异对翻译具有重大影响。现代语义学认为,英语词具有三种属于不同范畴的意义:一是词汇意义,二是语法意义,三是社会文化意义。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文化里,相同的词语可有不同的含义。因此,语境中的文化因素诸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关键词:文化因素 语境 英汉翻译 
英语矛盾修饰法的理解与翻译探析被引量:2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72-74,共3页赵桂华 
英语中的修辞格矛盾修饰法 ,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作用在于能鲜明地表现人物特殊的性格 ,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心理与气质 ,在揭示人与事物矛盾性的同时 ,造成一种出人意料 ,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译成汉语时 ,必须理解原文字里行间的意...
关键词:矛盾修饰法 理解 翻译 
英语学习中的直接策略实验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3期115-117,共3页闫涛 崔冬琦 赵桂华 
本项研究依据认知心理学中的学习策略研究理论,使用自行设计的听力训练材料对88名学生在听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有针对性的直接策略训练,并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测试结果。结果表明:直接学习策略与学习能力、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联...
关键词:直接策略 学习策略 听力理解 预览 
从翻译美学的基本理论谈习语翻译中的审美再现被引量:3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78-80,共3页赵桂华 
英语中蕴涵着大量的习语,它们含蓄幽默、形象生动。运用于文学作品中,会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活动,得到审美的愉悦。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能给读者提供一个与原文审美效果相等的审美客体,以让译文读者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实现作品的审...
关键词:翻译美学 审美客体 审美价值 审美主体 翻译 
语言·文化·外语教学被引量:5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第4期134-136,共3页赵桂华 
文化移情在外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引导学生认识中外文化模式的差异性和共同性 ,帮助他们自觉地进行文化移情 ,才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所要学习的语言内容 ,并有效地接受这些语言 。
关键词:语言 文化 文化移情 外语教学 高校 
英语非生物主语结构分析及其翻译被引量:3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69-72,共4页赵桂华 
西方人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西方人注重客体思维,因而英语中常常使用非生物词作句子的主语;而中国人则注重主体思维,汉语习惯于用生物词作主语。本文拟就英语中非生物主语结构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探...
关键词:非生物主语 生物主语 翻译 
论非语言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85-87,共3页赵桂华 
现代语义学认为,英语词具有三种属于不同范畴的意义:一是词汇意义,二是语法意义,三是社会文化意义。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文化里,相同的词语可有不同的含义。因此,非语言因素诸如历史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在跨文化...
关键词:非语言因素 跨文化交际 翻译 英语 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 社会文化意义 历史背景 地理环境 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