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荣

作品数:10被引量:19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实习生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师专业学习教研制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师资建设(双月刊)》《教师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学术月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育实习中师徒互动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被引量:6
《教育发展研究》2022年第15期56-62,共7页张玉荣 陈向明 江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对其学做教师的影响(10YJA880017);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于越教育发展基金2020年度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教师跨界学习机制研究(JCJYYJ201901)”的部分成果。
教育实习中什么因素导致指导教师与师范生之间互动模式的形成?本研究借鉴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分析了师徒互动模式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结构性因素方面,作为规则的实习制度对实习各方责任界定不清,作为配置性资源的实习资金不...
关键词:实习生 指导教师 互动模式 影响因素 结构性因素 行动者因素 
整合的跨文化教学实践模式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2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0年第1期56-67,共12页张玉荣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985工程”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知识研究”(项目编号:2014Q005)
英语全球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化交流战略的转变对跨文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收集资料,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类型及其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有三种主...
关键词:跨文化教学 实践类型 整合模式 机制 
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为何要走向“校本”
《师资建设(双月刊)》2017年第4期19-25,共7页陈向明 张玉荣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过去30年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迅猛变革。当今的中国各种社会形态并存,不同利益群体对教育的期待和要求也各不相同。由于教育缺乏统一的“技术文化”,爨话语门槛低,各类人群都能对它评头论足、...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发展中国家 学习 社会文化情境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反映性实践者的角色嬗变研究被引量:23
《外语电化教学》2015年第1期31-36,共6页蒋学清 张玉荣 
2013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项目"创建社交网络英语学习平台;探索基于联通理论的英语教学模式与实践"的部分成果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大学英语教育领域中的重大变革。在这新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不再是"讲坛上的先知",而是"学生身边的向导"。本文剖析了一位优秀大学英语教师近十年内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信息化的专业实践案例,旨在探究面对...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学习设计师 反映的实践者 案例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为何要走向“校本”
《教育科学文摘》2014年第3期36-38,共3页陈向明 张玉荣 
本文讨论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涉及在职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不涉及师范生的培养。目前我国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通过集中短期培训和教研这两种方式进行。回顾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从1978年至今,经历了补偿性培训、探索性继续教...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 教师培训模式 学习 继续教育 幼儿园教师 国家级培训 2008年 
何以为师?——实习生的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被引量:18
《教师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75-80,共6页张玉荣 陈向明 
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AIA1115)
实习生专业成长过程中的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之间是什么关系?本文通过两个案例讨论实习生对教师知识、身份和两者关系的认识,及其对他们知识转化和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实习生而言,知识与身份相互嵌套、紧密关联。他们对教师工作...
关键词:教师知识 教师身份 教学的知识基础 知识转化 身份获得 实习生 
教育质性研究概念框架的本土探索--以一项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的研究为例被引量:10
《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4期3-10,28,共9页陈向明 曲霞 张玉荣 
作者主持的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批号AIA11155)“中国社会文化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成果之一
质性研究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活动。为了揭示研究现象的深层机理,研究者在设计阶段需要构建一个初步的概念框架,并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实地资料的不断丰富,对这个框架进行修改。文章讨论的...
关键词:质性研究概念框架 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 行动科学理论 互动仪式链理论 仁与礼 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理论 
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为何要走向“校本”被引量:117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36-43,共8页陈向明 张玉荣 
2011年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社会文化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AIA1115)
我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采取短期集中培训和行政要求下的教研活动两种途径。在资源短缺、人力不足的历史发展时期,这种模式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学习 校本 集中培训 教研制度 
一种理解话语实践与认同政治的文化理论——评《实践创造实践:学习教学的批判研究》被引量:2
《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第1期104-107,111,共5页陈向明 张玉荣 
作者主持的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实习生与重要他人互动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880017)的基础性研究成果之一
自问世以来,布里茨曼的《实践创造实践:学习教学的批判研究》就在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引起颇多争议,但至今仍被推为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采用批判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学习教学对那些初入教育真实情境的实习生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关键词:话语 认同 文化迷思 批判民族志 
社会互动与实习生的身份认同被引量:15
《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第11期52-57,共6页张玉荣 
陈向明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实习生与重要他人互动模式研究"(批准号:10YJA880017)研究成果之一
教育实习是实习生初次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体验教师工作,理解教师职业特点和专业角色,形成自己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关键时期。实习经历甚至成为实习生决定是否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身份作为一种分析建构,对于理解师范生个体特...
关键词:实习生 重要他人 互动 身份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