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文

作品数:47被引量:28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小学生青少年儿童自我调节机制自我发展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课程评论》《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解读成长声音,引导主动发展被引量:3
《新课程评论》2017年第11期18-22,共5页李晓文 
我在中小学教育中研究儿童发展已有二十多年了,这使我对学生的发展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本文主要谈谈如何客观认识当前养育文化的境遇,正确理解一些教育观点,以及如何解读孩子成长的需要,引导孩子主动发展。
关键词:解读 引导 声音 中小学教育 教育观点 孩子 
学习自主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参与度的中介被引量:5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5期470-475,共6页周丽华 李晓文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430464);浙江外国语学院重点科研项目(090500042013)
学习自主性与学业成绩间关系的以往研究结论莫衷一是.本研究拟探讨学习自主性、学业成绩、及其参与度间的关系.1738位3-6年级小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总体学习自主性与参与度、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学习自主性各个维度与参与度、...
关键词:小学生 学习自主性 参与度 学业成绩 自我决定论 
文化演化和儿童学校生存状态改善——十五个省市自治区调查数据比较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年第1期97-103,共7页李晓文 王晓丽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基地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儿童生存状态与发展建构"(2009JJDXLX003)
通过比较全国十五省市、自治区3-8年级学生20178份问卷调查数据,从区域文化和经济条件以及学校类别的差异,分析文化演化特点及儿童学校生存状态的形成,可以发现:应试压力与区域经济条件和文化传统存在一定的关系;尊师重教的传统和丰富...
关键词:区域比较 文化演化 整合性校园活动 
整合课怎么“整”被引量:3
《人民教育》2015年第1期54-56,共3页李晓文 
当前,整合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课程整合理念不仅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也符合人的学习机能。
关键词:整合理念 课程改革 学生认知 学校 学习 
全国十五个区域儿童学校生存状态调查分析被引量:4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第1期20-31,共12页李晓文 王晓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重大项目(2009JJDXLX003)
对全国十五个省、市、自治区3—8年级学生20804人的问卷调查表明:总体上小学生学校生存状态优于初中生,声誉较高的学校学生生存状态优于普通学校和乡镇学校;学习内在动机弱,功利性取向强;教育氛围呈现文化转型特点:权威型教师亲和性强,...
关键词:学习状态 师生关系 奖惩方式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状态与发展研究被引量:3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315-321,共7页李晓文 
国际救助儿童基金会"春雨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09JJDXLX003)
基于六所学校问卷调查数据,对随迁子女教育背景和学校生存状态进行比较,试图发现其共性和差异。并以访谈调研和全国相关问卷调查结果为背景,分析随迁子女学校生存状态的形成机制。借鉴文化演化观点,探讨学校教育改革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随迁子女 学校生存状态 学校文化变革 
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的倾向及其系统化探讨被引量: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4期55-60,共6页乌阿茹娜 李晓文 
国际救助儿童基金会"春雨计划"项目
已有的自我同一性研究呈现出从状态走向过程研究的趋势,并不断向自我同一性形成机制聚焦;有关同一性形成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自我建构和自我发现。立于动态系统理论,整合分析不同观点,发现二者并非对立矛盾,而是系统中侧重点不同的组...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 动态系统 同一性工作 涌动体验 对话自我 
自我提高还是自我增强? 解释水平理论的观点被引量:4
《心理科学》2012年第2期264-269,共6页孙晓玲 李晓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XLX005;10YJCXLX047);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CGJY012YBQ)的资助
以概念启动和情境启动的方式分别激活了可能自我和当前自我知觉,借以检验对自我提高和自我增强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对于当前自我,可能自我启动后,个体对自我的评价更低,更乐意接受反馈,也更能注意到测试对自己的帮助;(2)一年级学生...
关键词:可能自我 当前自我 时间自我知觉 自我提高动机 自我增强动机 
寓价值教育于学生主体成长中被引量: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33-140,共8页李晓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2009JJDXLX003)
在社会变迁背景下走出德育困境,需要研究作为价值主体的学生的发展规律,藉个体的"为我性"引导他们实现"自我超越"与主体性两个向度的统一。学生的自我取向是价值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成长以自我同一性探索为基调,在变化的学校环境中不...
关键词:价值教育 学生主体 自我同一性 潜能开发 
动力系统观视野下的青少年发展研究被引量:4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第3期55-59,共5页周丽华 李晓文 乌阿茹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2009JJDXLX003)
动力系统观提倡从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来看发展,对当前发展心理学方法论探讨具有影响力。就青少年转折与发展而言,动力系统观视角指出青春期特有的动力系统活动状态形成了青少年探索敏感性,这也构成了主动性发展的潜在趋势。这些倾向影...
关键词:青少年研究 动力系统观 发展 转折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