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海

作品数:15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春大学光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儒家传统文化精华蒙学教材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学理论》《长春大学学报》《中小学教师培训》《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被引量:4
《学理论》2012年第18期259-260,共2页邢乃愈 刘立娜 张雨海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单位自主教育部规划课题"大学应用本科职业化教育引进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子课题研究成果(FFB108073)
通过分析传统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依据自身办学定位与实际办学条件和办学经验,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评价相结合,以"2-1-1"人才模样模式实现的"六种能力、五个模...
关键词:独立学院 实践教学体系 六种能力 五个模块 
萨满昏迷行为的心理学分析被引量:1
《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74-76,共3页张雨海 徐光志 
在萨满教观念中,萨满能够升天入地与神交往,这主要缘自萨满能够施展昏迷术。萨满施昏迷术时显露的令人难以理喻的神秘行为及超人技能等,与催眠状态下的性状相同。催眠的手段乃是心理暗示。
关键词:萨满昏迷术 催眠状态 暗示 
唐诗中地名的使用问题
《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31-33,共3页沈玲 张雨海 
在诗中大量使用地名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特点,然而在欣赏唐诗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发现某些诗中所述事件与其使用的地名不相符的现象。其实,这正反映了唐诗在地名使用上的一些特点,主要可以归纳为实指、虚指和泛指等几种情况。因此,在欣赏唐诗...
关键词:唐诗 地名 使用方法 实指 虚指 泛指 诗歌欣赏 诗人生平 诗意 
盲生青年情感特点及教育对策被引量:1
《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92-93,共2页张雨海 孙莼芳 
吉林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0 0 )第 12号
盲生青年情感的特点与普通青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但共性之外 ,他们也有着特殊性 ,即敏感、不稳定、隐蔽性强等等。不能一概地说这些特点是消极的 ,但是却有消极的一面。高等学校教育的对策 ,主要应开创一体化教育的新局面。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情感特点 对策 学校教育 盲人教育 
辛词与儒家入世品格
《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55-57,共3页张雨海 吴桂梅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990 0 5 6 )
人们将辛弃疾词一向定位于爱国的篇章 ,这无疑是正确的。然则以往论者所忽略的是辛词还蕴含浓重的儒家入世品格。儒家积极因素中 ,最重要者应为其入世品格。而辛词中无论其豪放者 ,亦或其婉约者 ,无不打上儒家入世品格的烙印。这使辛词...
关键词:儒家 入世品格 奋发精神 建功立业 辛弃疾  
儒家人生价值观的认同与批判被引量:1
《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47-50,共4页张雨海 陈泽新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990 0 5 6 )
人生的历程是个体生命社会化的过程。所以 ,人怎样活才有意义 ,只能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中去求解。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价值定位及其衡量标准 ,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 ,其人生坐标定位、分层次的价值评价标准等 ...
关键词:人生 人生价值观 社会化 价值定位 儒家 
将儒家德育理念导入课堂教学管理的设想与思考被引量:2
《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3-5,共3页张雨海 王连芬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990 0 5 6)
课堂既是学习场所 ,同时也应是文明修身的场所。将儒家德育理念导入课堂教学管理 ,是为此所进行的尝试。认为“文明修身”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不相悖 ,因为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以民族精神为前提的 ,而儒家德育思想之精华 ,...
关键词:儒家思想 文明修身 民族精神 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 德育理念 教育管理 
论校风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长春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76-78,共3页张雨海 
校风在学校管理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校风主要表现为群体规范、舆论和内聚力等,因而它无疑是一个无形的管理者。校风在学校管理中主要发挥约束、激励和制造良好氛围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校风在学校管理中还会发挥新的作用,如为...
关键词:校风 学校管理 新作用 高等院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作用
《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年第6期30-30,共1页张雨海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师 学校德育 教学方法 作用 教育专业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 基本原理 思想实际 课程 
对旧蒙学教材中精华与糟粕的梳理及有关思考被引量:4
《长春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41-43,共3页张雨海 
旧蒙学教材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内容。其精华至今为人们所称道, 如德育为先, 修身做人等; 其糟粕亦是显而易见的, 如纲常为要, 上下有序等。对其精华与糟粕进行梳理, 是为了使人们对其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有精华就应继承。...
关键词:传统文化 旧蒙学 教材 精华 中国 糟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